好面粉成就名小吃——酿皮

家乡区县: 巴彦淖尔市临河区

一些看似普通的食材,恰恰成就了不可多得的美食——酿皮。酿皮以其爽滑、筋道、清香的口感登上了巴彦淖尔人的餐桌,至今已有30余年。
初秋的一个黄昏,记者一行穿街走巷,慕名来到古镇陕坝大转盘西的“二霞酿皮店”。镜头定格的一刹那,有的食客正举箸挑起一指宽的酿皮条子,“哧溜”一声吸进嘴里;有的刚从老板手里接过一碗酿皮,翕动鼻翼嗅着清香……看着那一大碗的珍馐美味,怎不叫人舌下生津。
酿皮的“酿”,方言读rang(三声),是由正宗河套面粉制作而成的(本地人也称面筋)。制作工序后叙,咱先来上一碗压压馋虫,“老板,给我来一碗。”“好嘞。”二霞应声而做。
桌上,一个直径约40厘米的圆柱形铁皮器皿里放着一层层晶莹黄亮的酿皮,二霞掀起一层,三两下卷成一个卷儿,往起一拎,酿皮弹跳着落在案板上,“噔噔噔”几刀下去,便被切成手指宽的长条码到大碗里,加几块柔韧多孔的面筋块儿,再从案边的瓶瓶罐罐、盆盆碗碗里依次捏些香菜末、芹菜丁、甘蓝丝、黄瓜条、西红柿块和腌制酸萝卜丝儿撒在酿皮上,然后浇两勺飘着韭菜、芝麻、辣椒丁的大汤,舀几勺蒜泥、芥茉汁、辣椒油和陈醋,那特有的香味儿一下子就弥漫开来,浸入鼻腔。前后不到2分钟,你就可以享用到这酸辣清凉、筋道爽滑的独特美味了。
今年37岁的二霞继承了婆婆何凤英的产业。上个世纪80年代初,杭后街头出现了手推车上卖两毛钱一碗的酿皮,不挂牌不叫卖,但食客不少。后来杭后酿皮店遍布大街小巷,何凤英开了20多年酿皮店,在镇上颇有名气,儿媳妇二霞过门后,店便交由她来接管。
“咱们的酿皮好,主要还是河套的面粉好。”说起杭后酿皮,二霞侃侃而谈。“就拿制作来说,和好的面在凉水中洗着洗着就能捞出许多蛋白质,剩下的淀粉糊糊就能吊酿皮了。蛋白质蒸熟后就是大人娃娃爱吃的面筋块儿,又虚又软,有许多蜂窝孔。”二霞笑着说:“当地有一句话,吃酿皮到巴市,巴市酿皮数杭后。虽然这一小吃现在流传到了外地,但没有咱这儿的面粉,那味道就差远了。”

要雅楠(2014-12-1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