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辽、金、夏,巴彦淖尔地区东境迭次属辽、金国,西境为西夏国属地。
元,阴山南属大同路云内州,阴山北属德宁路,统归中书省直辖。今磴口县则属甘肃行省宁夏路。
明初分属山西东胜卫和陕西宁夏卫辖境,未几,皆入于北元(后曾多次易手)。
清,后套地区属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鄂尔多斯左翼后旗、右翼后旗地。顺治五年(1648年)设置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今乌加河以北以东)。
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设五原厅。[1] 中华民国元年五原厅改县。
1914年设绥远特别行政区,当时境内设有五原县、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和乌拉特后旗。民国14年(1925年)设置临河、大佘太设治局。
1927年设置磴口县。
1928年绥远特别行政区改设为绥远省,当时境内设有五原县、大佘太设治局(1931年7月更名安北设治局)、临河设治局(1929年10月临河改县)、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和乌拉特后旗。
1942年绥远省在后套实行新县制,增设米仓县、狼山县、晏江县和陕坝市镇筹备处。时境内设有五原县、临河县、安北县、米仓县、狼山县、晏江县、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和陕坝镇筹备处。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