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位于连接东北、华北与西部的中心节点处,而且是处于呼市—包头—鄂尔多斯金三角及乌海—银川经济区—蒙古国资源富集区所构成的大金三角的交通运输核心部位。构建一个规模化的铁路网有助于巴彦淖尔市尽快融入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循环圈,与周边地区形成优势互补、形成产业相关的城市经济带,也有助于承接产业转移,全面提升产业分工地位,进一步增强巴彦淖尔市在西部经济圈中的影响力和辐射力。随着巴彦淖尔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通过加快铁路建设这一举措,将巴彦淖尔市建成西部重要的现代化物流中心的目标也日渐清晰。
依据巴彦淖尔市铁路发展基本思路和目标,铁路网布局的总体框架是:在2020年以前,分期建成联系自治区西部地区和东部、南部地区的对外运输通道,在市内最终形成“两纵三横”的铁路网骨架和连接相关工业园区及经济据点的铁路专用线。
“两纵”即建设两条连接蒙古国的南北走向的联疆通道,分别是甘其毛道口岸至包头(或西小召)经乌拉特前旗到杭锦旗塔然高勒煤田,巴格毛都口岸至青山镇经临策铁路至临河到东乌线巴音淖尔。
“三横”分别是东西走向的包兰铁路、临策铁路以及连接各工业园区的青山至金泉工业园区到包头万水泉铁路。
“两纵三横”铁路网络贯通巴彦淖尔市沙海煤化工有色工业基地、临河工业园区、乌拉特五金冶化工业基地、甘其毛道及金泉煤化工有色工业基地等主要工业园区,可充分发挥巴彦淖尔市及周边地区、蒙古国有色金属、煤等矿产资源和能源优势,在铁路沿线形成有色金属加工冶炼和重化工产业密集带,构筑优势产业集群,加快“3211”工程实施步伐,最终形成一条铁路沿线的产业密集带。[6] 巴彦淖尔市的农畜产品、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将这一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需要长距离、大能力、低成本的铁路来运输,但是长期以来巴彦淖尔市铁路运输十分紧张,铁路交通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求很不适应,“一车难求”就是对这一现状最好的描述。而巴彦淖尔市所实施的铁路网规划建设,即可大大缓解铁路运输对巴彦淖尔市经济快速发展形成的制约“瓶颈”,为巴彦淖尔市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同时,铁路网规划建设对于进一步优化口岸经济,加快西部大开发,实施“南联北开、东引西进”战略,促进巴彦淖尔市与周边地区、蒙古国的经贸往来,繁荣边疆地区经济具有重大意义。
“十一五”期间,巴彦淖尔市铁路网中长期建设规划的总体思路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构建和谐畅通的铁路交通体系和向北开放的重要基地,打通华北沟通大西北的交通枢纽为目标,以建设铁路东西大通道、南北大通道、口岸通道、煤运通道和即有线电气化扩能改造为重点,全面实施“1223”发展战略,即“建成一个铁路枢纽站,建设两个铁路物流基地,构筑两纵三横的铁路网络”,将临河站建成中国及自治区西部重要的铁路枢纽站,进一步增强巴彦淖尔市在西部经济圈中的辐射能力,以铁路建设大发展促进经济大发展。
今天,美丽富饶的巴彦淖尔迎来了全新发展机遇期,社会各项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经济呈现出跨越式发展态势。临策铁路会成为一座沟通南北的桥梁,为社会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