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县梅山文化的特色及价值

家乡区县: 湖南省新化县

作为地域文化,民俗文化,只是具有独特性,独特的品格和独特的价值,才能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和研究,才能得到当地政府更积极、更有效的抢救、保护、开发和利用。今年我接受新化县政府的邀请,因为时间关系,在该县虽是走马观花式的考察,但我已深深感到新化县的梅山文化在中国地域文化、民俗文化中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具有独特的价值。

新化梅山文化的独特性,是由其特殊的地理自然环境、历史沿革和民族成份所决定的。新化县位于湖南省中部,南面以丘陵为主,西北面高山绵亘、沟壑纵横,地势险要,与外交通极为不便。新化县属梅山文化核心地区之一。《宋史?梅山峒蛮传》称梅山地区,“旧不与中国通”。宋熙宁五年(1072)“开梅山”,梅山蛮才归服宋王朝,将梅山十峒改为十乡,置新化县,谓之“王化之一新”,其范围,东起宁乡司徒岭,南抵邵阳白沙砦,西止湘乡佛子岭,北界益阳四里河。次年,析五个乡,置安化县,谓“安于德化”之意。这里的主体民族,秦汉属长沙蛮、武陵蛮,隋唐称“莫徭”,宋称“梅山蛮”,民族成份即今瑶、苗、侗、土家诸族。宋代开梅山后,特别是明、清在“庐陵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两次民族大迁徙中,汉族又陆续迁入此地,梅山原居少数民族也改变其属性,成为汉族。由于多民族多元文化在这较封闭地区长期传承、复合、融合、创新、积淀,形成了现今不同于任何单一民族的,在中国民俗文化中独放异彩的地域文化,其特色及价值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 新化县梅山文化的思想道德精神及价值。

新化县梅山民俗文化承载多样传统优秀思想道德精神。譬如,古梅山人深受该地区成百上千次内部和同外部战争之害,十分痛恨封建王朝的民族镇压和战争,也痛恨民族间的战争和纷争,加之受儒道文化的影响,因此十分渴望和平,也渴望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这样便形成了十分强烈的“和合”精神文化:如罗白云先生收集的《和气歌》唱道:“姊妹几个进门来,天和地合唱起来。天地相和风雨顺,君臣相和民太平。女子相和情谊深,婆媳相和家业兴。兄弟相和外不侵,叔伯母相和互关心。夫妻相和永不分,姊妹相和喜满门。邻居相和共安宁,亲戚相和往来勤。朋友相和路路通,一团和气乐无穷。”民俗信仰认为,家庭和地方生产、生活及人丁的灾难与不顺,是神的散失和不作为,是神与神、神与人、人与人的不团结及不和蔼所致,因此要在他们之间做和合工作。如张贻灿先生收集的《挖土锣鼓歌》在唱前祭祀神鬼,然后唱道:“一锤鼓,二锤锣,惊动山神土地婆,地主公公爱打喊,土地婆婆爱听歌,锣鼓声声要调和。”曾迪先生搜集整理的《和梅山》傩仪傩戏,载巫师运用巫术和礼仪表演,先把梅山地区的神灵都请到坛场来,然后在人与神之间调和劝解、娱人娱神。企求通过传达人的意诣,人欢神乐,达到人们所祈求的五谷丰收、六畜兴旺,人丁安康的目的。新化古梅山人通过口头文学,歌舞、戏剧表演和民俗礼仪等多种载体,传达的十分强烈的天地人大和合的思想道德精神,我们今日加以科学研究、阐释,可以转换为当地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当代和谐社会的重要资源。

新化梅山文化思想道德精神的精髓体现于梅山人胸怀天下、爱国爱乡、急公好义、诚实守信、团结友爱、刻苦耐劳、坚毅智勇、百折不挠、不怕牺牲、乐观向上等文化个性。这种思想道德精神至今仍大量传承在歌谣、传说、故事和礼仪之中。由于小时就接受这种文化精神的哺育,新化县涌现了一批永垂史册的革命家和英雄人物,有辛亥革命时期的重要人物陈天华、谭人凤、罗澍仓等,有红军战士、著名革命家教育家成仿吾先生,有1930年参加革命,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的陈正湘先生,有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活动家邹序龙先生,有革命家邹新藻先生,有在朝鲜三次潜入冰窟救出落水的朝鲜少年后牺牲,1953年由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为一级国旗勋章和一级战士荣誉勋章的抗美援朝战士罗盛教等。据已经搜集到的资料,全县有抗日阵亡将士560名,革命烈士562名,在全国、全省做出贡献的2962名。新化县的这种梅山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在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中,在中华民族的复兴和崛起中具有值得发扬光大的政治思想价值。

珍珍(2014-05-0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