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处,是为了发现真实的自己

家乡区县: 江苏省泰兴市

余秋雨在《关于友情》中写到:不管你今后如何重要,总会有一天从热闹中逃亡,孤舟单骑,只想与高三流水对晤,走的远了,也许会遇到一个人,像樵夫,像隐士,像路人,出现在你与高山流水之间,短短几句话,使你大惊失色,引为终生莫逆,但是,天道容不下如此之美至善,你注定会失去她,同时也就失去了你的大半生命‘也许这个。他,不是高山流水,不是莫逆之交,而是你从热闹中逃亡之后,那个真实的自己。

独处,从不习惯到习惯,是一个过程,重寂寞。孤独到百无聊赖到静下来与自己对话,是一次心灵的的成长,威廉-德莱塞维茨说道:把自己和社会分开就意味着开始用超越社会的方式思考。今天我们不谈这种高调,只想轻轻的对你说:“独处,留点时间给自己”

周国平:人只有在独处时才能展开灵魂的生活。

和别人一起谈古说今,引经据典,那是闲聊和讨论,唯有自己沉侵于古往今来大师们的杰作之时,才能真正的心灵感悟。和别人一起游山玩水,那只是旅游,唯有自己独自面对苍茫的群山和大海之时。才会真正感受到大自然的沟通。

独处时灵魂成长的必须空间,独处时我们回到了自己
人往往把交往看做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为重要的一种能力,反过来说,善于交际固然是一种遗憾,不耐独处也未尝不是一种很严重的缺陷。

独处时人生中的美好时刻和美好体验,虽则有些寂寞,寂寞中却又有一种充实,独处是灵魂成长的必要空间,在独处时,我们从别人和事物中抽身出来,回到了自己,这时候,这时候我们独自面对自己和上帝,开始了与自己的心灵以及与宇宙中的神秘力量的对话。一切严格意义上的灵魂生活都是在独处时展开的。

缺乏交往是一种缺陷,缺乏独处是一种灾难

从心理学的观点看,人之需要独处,是为了内在整合,就是把新的经验放在内在记忆中的某个恰当位置上,唯有经验这整个过程,外在的印象才能被自我给消化,自我也才能成为一个即独立又生长着的系统。所以有无独处的能力,关系到一个人能否真正形成一个相对自足的内心世界,而这又会进而影响到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怎么判断一个人究竟有没有他的“自我”呢?有一个可靠的验证方法,就是看他能不能独处,当你一个人呆着时,你会感觉百无聊赖,难以忍受呢,还是感觉到一种宁静,充实和满足?

对于独处的爱好以一个人的性格完全无关,爱好独处的人同样可能是一个性格活泼,喜欢朋友的人,只是无论他怎么乐于与别人交往,独处始终是她生活中的必需。在他看来,一种缺乏交往的生活当然是一种缺陷,缺乏独处的生活则简单是一种灾难了。

你越是粘人,越是迷失自己

害怕独处是人格不完整的,甚至是病态,如果你害怕独处,你就失去了很好的建立自我的机会,你越粘人,越会迷失自己

我最享受的是忙工作之余,有片刻和自己在一起的时光,我可以带上上耳机和音乐一起,可以闭上眼睛听听风的声音,或是望向远方,不着急要去做些什么的时候......这样的时刻。哪怕几分钟,也会跟这个世界产生一种隔离感,觉得这个世界这么热闹,可是跟我有什么关系?我是我自己的。

一个人长大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当他一个人独处的时候,觉得自己很完整,心理学上说,人在婴儿时期,会以为自己和妈妈是一回事,到了幼儿园会出现第一次叛逆期,有很强烈想要和母体分开的举动,也开始出现自我保护意识。

不过很遗憾的是,一些人由于在成长过程中有强烈的不安全感,于是总是特别渴望和别人黏在一起,好像只有把别人拉进自己的生活,自己才不会孤独寂寞,而事实上,两个人互相讲不听,听不懂,或者没办法好好沟通,这可比一个人的孤独要难受多了。

所以,害怕独处是人格不完整,甚至是病态,如果你害怕独处,就失去了很好建立自己的机会,你月粘人,越会迷失自己。

寂寞只有被了解时才能结束

独处时,免不了要去面对寂寞,培养独处的能力就是与寂寞相处的能力。寂寞只要在被了解时才会消失,克服寂寞只会使寂寞的能量越来越强大,最后独处变得不可能。

你了解的会结束,你客服的不会结束
你能克服寂寞吗?无论你克服了什么,就必须一再地克服它,不是吗?你了解的会结束,但是你要克服的不会结束,这种战斗过程只会让你对抗的目标更加强大。

现在,我们大部分的人注意到的寂寞是什么?我们知道他,而我们也逃避他,不是吗?我们以各种形式的活动逃离他。我们是空虚的,孤独的,而且我们害怕,所以我们试着用一些方法掩盖它----追逐上帝,社会活动,收音机,饮料或任何你会的方式---我们宁愿做别的事而不去面对它,和他在一起,了解他。

不管我们是借着上帝的观念,或是酗酒,都是同样的逃避,人只要从寂寞中逃开,崇拜上帝和沉溺酒精就没有很大的差异了。从社会的角度看,可能有异,单在心里方面,这种人是在逃离他自己,逃离自己的空虚,他的逃避是在寻求上帝,和酒鬼是相同的。

很重要的一点是,不是克服寂寞,而是了解他,但如果我们不能面对他,正是他,继续逃避的话,就无法了解他。

如果我们害怕,想借其他的事分心以逃避,我们如何能全神贯注在寂寞上面呢?所以,当我们全神贯注时,我们会发现,只要我们不明了内心最基本导致恐惧的原因,创造力就不会存在。

要了解寂寞,必须不带任何抗拒地审视自己的生活

所以人们应该正真地去了解我们所谓的寂寞这个基本的东西,我们必须停止所以逃避,但是在烦恼,寻求结果和任何欲求的行为中,逃避是不会停止的,人们必须发现,如何了解寂寞,任何形式的活动都是分心,逃避,自我孤立的过程,只会造成更多的冲突,悲哀。看清事实是很重要的,因为只有如此,才能面对寂寞。

要了解寂寞,就必须审视自己的生活,你的每个举动是不是以自我为中心?你可以偶尔发点慈悲,慷慨,没有任何动机的去做一件事---那种情形很罕见。这种绝望无法经由逃避而化解,只有经由观察。

所以我们回到这个问题上:如何观察自己而不致有冲突。因为冲突是腐化,是浪费精力,是我们生活的战争,从出生直到我们死去为止都有,我们可能片刻没有冲突吗?要做到这点,为我们自己去寻找答案,我们必须学会如何让观察我们所有的作为,当观察者不存在而只有观察的时候,就会产生真正的观察。

ysy666(2015-03-1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