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长的地方——微山县夏镇

家乡区县: 济宁市微山县

微山县城夏镇,西傍微山湖,东靠津浦铁路和104国道,优越的地理环境,优美的湖光山色,使之成为方圆几百里的重要城镇。

夏镇是一座古城,由戚城、部城和东寨三部分合成,老运河穿流其间,蜿蜒而过。西北部分为戚城,是秦朝广戚县遗址,历经汉、三国,南北朝时废广戚县,仅存戚城城垣。西南为部城,部城原名夏村,亦称夏阳,明代后期,漕运新渠(济宁至境山段运河)竣工,南北漕运畅通,夏村港口船舶剧增,工商业日趋繁荣,隆庆三年(1569年),遂改村为镇。此后,筑城垣九百余丈,高两丈五尺,雉堞一千一百余,辟四门,建城楼,驻扎护河兵员,遂又称作部城。运河以东是东寨,原系故城,仅存城垣。清咸丰元年,黄河在蟠龙集决口,沛县栖山一带被洪水淤没,沛县城自栖山继迁于此,就故城筑寨,名东寨。东寨曾一度作为沛县的县城,经历11年。康熙七年(1668年)地震,部城四门楼皆倒塌,城内房屋亦倒塌甚多。从此,运河东岸成了商贾云集的黄金地段。跨运河的三城总称夏镇,历史上是苏鲁两省、沛滕两县交界处,地域交叉,归属难辨,镇中心奎星楼门外,曾有“一步两省三座庙”之说。城外鹰飞鱼跃,泽国水乡,城内庙宇牌坊,建构不俗,反映了大自然的神工和劳动者的创造,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独特。

夏镇,是微山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1953年,在夏镇建县以来,结束了妨碍经济发展的湖区疆域分裂的历史,为微山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夏镇经济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现有机械、建材、造船、酿酒、面粉、化工、湖产加工等多种门类,数十家企业。第三产业迅速崛起,商业服务网点2000余家,宾馆、招待所100余处,工商业经济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夏镇又为交通要道,东去13公里的京沪线薛城车站,镇内有长途汽车站、货运码头,为旅游开发创造了条件。

夏镇历史悠久,景色亦美,随着南四湖的开发建设,夏镇这个既是经济建设中心、又是旅游胜地的湖滨城镇,将愈加展露出迷人的丰姿。

desertyu(2015-03-2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