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宗文化—太平道乐文化

家乡区县: 邢台市广宗县

    道教是中国古有的宗教,道教音乐是中国古老的音乐。目前,大江南北各著名宫观演奏的道曲一
是全真派道乐,一是正一派道乐,唯独在太平道的发源地邢台这一带保留着太平道乐,它在国内外
始终以稀有夺人,被称为道教音乐的活化石。
     太平道乐从产生至今,在比较闭塞的广宗民间经过1800多年的薪火相传,仍原汁原味地保留着其独特的古朴的韵律,在国内汉族民间音乐及宫观道教音乐中绝无仅有
     太平道乐起源于黄巾起义的舆论发动――打醮的科仪音乐。经过道乐艺人1800多年师徒相承、口传
心授,其神曲俗韵传承了下来。目前守望坚持演奏的艺人尚有38名,能演奏134首曲牌。太平道乐
在全国独树一帜。演奏形式分为两种:一种是静乐,演奏时或坐或立,一种是边演奏边行进,又称
道舞。道舞的音乐效果和舞蹈效果相得益彰,其形式有“剪子股”、“十字梅花”、“三盏灯”、
“龙摆尾”、“芝麻开花”等9种图谱,这些道舞图形均来自儒家的阴阳五行、八方九官、太极等道
教信仰。道舞可以单独表演,也可连贯表演,人数可多可少,但必须是单数。乐舞融歌、舞、乐为
一体,三者相得益彰。
     太平道乐从产生至今,在比较闭塞的广宗民间经过1800多年的薪火相传,仍原汁原味地保留着其独特的古朴的韵律,在国内汉族民间音乐及宫观道教音乐中绝无仅有。
     太平道乐不同于“正一”派和“全真派”道乐。中国各宫观道院中的演奏,非“全真”即“正一”道乐,
而太平道乐独树一帜。太平道乐是在农村,演奏者均是汉族民间艺人,追求演奏技艺,因此,演奏水平
很高。邢台太平道乐演奏团能演奏演示70多首曲子、8种道舞图案,现流传下来的曲谱主要有《太平十八番》及“三仙曲”《朝天子》、《经堂乐》、《玉芙蓉》等,还有大型汉族民间舞蹈《抬黄杠》等。
      建国以来,在邢台农村最能体现太平道乐音韵的是醮场音乐。它囊括了庆典、祝寿、祭祀、庙观等活动的各种韵律,其用场趋势于民俗化,在庆典、祝寿、祭祀等场合普遍应用,已成为当地民间的一种
民俗音乐文化。

电商 高朝爽(2015-03-2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