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微山的由来——殷微子

家乡区县: 济宁市微山县

微子是周朝宋国的始祖。子姓,名启,汉代因避景帝刘启之讳,改启为开,殷商贵族,殷商帝乙的长子,殷商最后一个帝辛(纣王)的庶兄,封于宋国,后世因之称为微子启(或微子开)。

商纣王荒淫无道,微子屡次劝谏,商纣王不听劝告,遂出走。武王伐纣的时候,他肉袒面缚乞降。后纣王子武庚作乱,被周公旦攻灭,即以他继承殷祀,封于宋。殷商末年,纣王无道,穷奢极欲,暴虐嗜杀,导致众叛亲离,国势日衰。微子屡谏,不被采纳,乃惧祸出走。周武王姬发灭商,微子自缚衔壁乞降。周公旦平定管蔡武庚叛乱后,成王封微子于商族发祥地商丘,以示不绝殷商之祀,国号为宋,爵位为公,准用天子礼乐祭祀祖先。

他是个勤政的君王,为殷民所爱戴。因其在商代时封国名微,姓为子,故称微子。微子是商王帝乙之长子,纣王庶兄。微子多次亲谏纣王,见“纣终不可谏”,便谋于太师箕子、少师比干。箕子认为“今诚得治国,国治身死不恨;为死,终不得治,不如去”。微子便远离纣王逃到微。“微”是微子的封国,原在今山西省潞城县东北,后微子又迁到山东梁山西北,所以那里也称为“微”。周武王灭商后,微子持祭器造于武王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矛、膝行而前,向武王说明自己远离纣王的情况。周武王很受感动,乃释其缚,“复其位如故”,仍为卿士。周公以成王命封微子国于宋,微子成为宋国国君、始祖。

微子墓立于微山上,后微山塌陷,山顶成为微山岛,附近成为微山湖。今山东微山县即由微子得名。微山岛上有微子墓。

千顷湖光绕一丘,昭然幽爽对清流。诗传《麦秀》心惟恻,义恤宗黄器共留。山即名微忘得失,湖堪比洁任沉浮。摩残汉碣追仁迹,浩浩云烟弗胜收。”这是清代诗人高元贞《谒微子墓》诗的上部分。诗中以优美的文字指出微子墓的所在位置。

微子墓在千顷湖光中之微山岛西部的山头上,是全岛的制高点,海拔91.6米。当地人称凤凰台,相传曾有凤凰落此而得名。凤凰台坟茔高大,古木参天,占地数十亩。墓前竖有历代石碑七块,其中最早的一块系汉代名相匡衡所立,主碑文“殷微子墓”四个大字,为南昌尉梅福篆书。侍中般伯的横披题额“仁参箕比”乃语出《论语·微子》:“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微子封于宋国后励精图治,使宋国一度强盛起来,到宋襄公时已成为称雄诸侯国的五霸之一。从此种意义上讲,微子又是一位贤明的君主。他不但为周朝的安定做出了努力,而且为当时社会的进步发展做出了贡献。所以,他备受历代人民的推崇。微山岛古属宋地,环境幽静,故微子死后葬于此地。微山岛、微山湖、微山县也因此得名。现在的微山岛附近殷姓众多,应是微子的后代了。

此墓现在是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各方贤达通力合作,先后修复了享堂、碑亭、拜台、甬道、陈列馆等,已形成初具规模的仿古建筑群。整个墓区翠柏掩映,花木扶疏,百鸟鸣啭。加之殿堂亭阁,金碧辉煌,遥遥望去,似仙山琼阁,神秘莫测,吸引着众多的游人来寻仙觅幽。人们游于斯乐于斯,领略湖光山色,缅怀先贤业绩,既增长了知识又陶冶了情操,其乐何及!

desertyu(2015-03-2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