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被誉为三贤故里、中国民间艺术刺绣之乡,民间工艺美术之乡,拥有深厚的秦汉文化、儒家文化,千湖湿地景观效应成为国家林业局首批命名的国家湿地公园之一,燕伋文化景区成功举办辛卯年燕伋尊师文化大典,千阳刺绣在中国首届农民艺术节上喜获“一村一品”优秀项目奖。孔子七十二贤弟子之一燕伋,西汉哀帝丞相司直郭钦,唐朝太尉段秀实史称千阳"三贤"。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曾著有《段太尉逸事状》一文,即段秀实传记。县内有全省最大的莲花山狩猎场,有闻名遐迩的燕望鲁台,有风光优美的千湖万亩生态观光园,有翠柏长表的天台山风景,有黄昏景色迷人的石鱼沟,有险峡奇妙的臣虎山青崖洞,有巧夺天工、飘洋过海的民间工艺美术品。
燕伋望鲁台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县城西关,距宝鸡市37公里,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传是春秋时期燕伋所筑。燕伋为千阳县水沟镇燕家山人,是孔子的弟子,位列72贤之14。燕伋3次赴鲁跟随孔子17年。业就归里,在千阳西关裴家台设教授徒,传播孔子思想,设教期间,因思念恩师孔子,每日去教学堂后面,登高望远,用襟撩土垫足18年,日积月累,便形成了高约10米、底径30余米的土台,被世人尊称为中华尊师第一台。燕伋望鲁台景区共分3个部分,入口处是一座四柱3间的石牌楼,另有燕伋熟坛、思师亭、燕伋望鲁石刻图、六棱碑、启文坛、民俗宫、尊师祠等景点,再现当年燕伋广纳学子,兴教育人,传播古代文明办学的情景。再上台阶,就到主景区燕伋望鲁台,其名称为著名书法家吴三大先生所书。燕伋祠为仿秦-格建筑,祠内再现孔子传徒情景和燕伋生平业绩,燕伋祠后面矗立的四棱锥形土冢,是先贤燕伋18年在千阳设教时,每日用衣襟撩土所形成的遗址—望鲁台。我和朋友们去玩耍时,那个高高的台阶甚是雄伟壮观,我感受到了浓浓的思恩师之情意。
千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千河谷地中游,是以河流湿地特征为主,集河流湿地、库塘湿地、沼泽湿地特征于一体,是中国西北地区典型的黄土高原湿地。公园有陆生脊椎动物5纲27目47科174种,其中湿地鸟类14目24科81种,水禽41种。哺乳类5目8科24种,两栖爬行类3目8科21种。其次还有丰富的鱼类资源共5目7科48种。湿地植物(苔藓、蕨类、裸子、被子植物)34科61属101种。生物资源丰富,良好的自然资源为水禽栖息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每年冬季有雁、鸭、鹭等多种鸟类在此栖息。同时湿地公园具有显著或特殊生态、文化、美学和生物多样性价值的湿地景观,生态特征显著。以湿地景观为主体,融合湿地景观和人文景观并具有生态、科学、教育、休闲、其它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价值。有着“东方宝石”、“国际保鸟”美称、珍稀程度超过大熊猫,被列入世界极濒危动物的朱鹮,日前从汉中洋县来到宝鸡千阳安家落户。2014年8月15日下午14时30分整,30只朱鹮在经过7多小时的长途跋涉来到千阳千湖国家湿地公园,在15只木制的密封长方形笼箱,雄雌朱鹮各一只,成双成对。
青崖洞位于水沟镇南卧虎山,山上石崖如切,松柏掩面,崖面洞窑星星点点,各具形态。以景幽、径曲、洞险、水高而著奇。青崖洞不仅自然景观奇特,而且是具有800多年历史的著名的陕甘道教圣地。自清代以来,文人墨客不断,讲经布道不绝。
高洞沟高洞沟位于千阳县城关镇段坊村,宝平公路北侧的悬崖边,距县城2公里。其处沟壑纵横,参差掩映,翠柏苍郁,崖半壁有数处穴洞,峻险雄高,寺内殿宇栉比鳞次,龙柱轩昂、角亭耸立,举目望远,千河山水,尽收眼底。
听完我的描述,是不是很想去我的家乡逛一逛呢,那就赶快行动吧!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