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井陉被国家民政部评为首批第一个 “千年古县”,并以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中国分部的名义颁发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千年古县”荣誉牌匾。
据史记载:井陉自秦置县至今,已有 2200 多年历史,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太平寞宇记》称:“四方高,中央下,如井之深,如灶之陉,故谓之井陉。”“井陉”之名形象地揭示了全县的整体地形特征。《述征记》和《吕氏春秋》记载,井陉为太行八陉之第五陉,天下九塞之第六塞 ; 境内崇山峻岭,地势险要,是华北太行山交通之要脉,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又据《穆天子传》载:“穆天子猎于陉山之西阿,升于三道之蹬。”这里的 “陉山”即井陉的别称,可见早在 3000 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就有 “井陉”之名了。据 《井陉县志》载,秦始皇二十六年 ( 公元前 221 年 ) 置井陉县,距今已 2225 年,而且专名 “井陉”相对稳定,历代传承,沿用至今,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井陉山青水秀、古迹遍野,既有秀美的自然景观又有古老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辉相映,相得益彰,从而造就了井陉独特的地理景观文化。威州古称蔓蔑城,是迄今发现的井陉最早的古城,是中山国都灵寿西南的首座重镇,属王筏卫城;天护古城 ( 今井陉矿区 ) ,乃肇基于战国赵之 “五陉”,是秦汉的井陉治所;天长古城出现的时间有唐代文献可证,是唐天长军、宋天威军的塞城所在。国家级 4 A 级风景名胜区苍岩山福庆寺,创自民间,具体建于哪朝何代元确实依据,《井陉县志》称建于隋朝,但福庆寺作为中国“三大悬空寺”之一,宛若仙山琼阁降落人间,著名十六景精美绝伦,令人叹为观止。仙台山、观音山、南寺掌、金华寺、大青山、于家石头村、小梁江古村落及挂云山战斗遗址、洪河槽百团大战纪念馆、小里岩百团大战纪念碑林等这些自然、历史、时代造就的特殊自然地理景观和革命遗址,成为见证井陉发展、变化、壮大的历史渊源。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