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剪刀 剪出中华五千年文化

家乡区县: 山西省孝义市

    “艺术其实是一种感觉,一种意识,当在大脑中闪现时,我就用剪刀将这些想法、意念记录了下来。”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山西省民间剪纸艺术家协会主席郭梅花说。随着山西省首届文博会的临近,来自全省的工艺美术大师也齐集省城,被誉为民间艺术剪纸奇葩的郭梅花,与她的团队为大会带来了精彩的剪纸作品。6月26日,她们剪出的“山西民俗风情”大型剪纸作品展在山西省工艺美术馆展出。
    当天下午,来自全国的艺术专家还对郭梅花的剪纸艺术进行了专业研讨。“郭梅花剪纸”是一个具有国际水平的山西民间剪纸艺术,其是在用古老的语言描绘现代的时尚艺术。
百余幅艺术珍品展示
    一朵梅花,努力盛开,它爆发出万朵光芒,每一朵都在灵动中闪耀,花蕊中的福娃绽放着生命,就像数以万计的孩子在跳跃,这是郭梅花的系列作品 《喜上加喜系列》之梅花。
“郭梅花所表现的是内在的情怀,一种情感的传递,她把自己与剪纸融为一体。每一幅作品都是有生命的。”山西艺术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王耀卿说。正如王耀卿所说,在整个作品展上,每一幅作品、每一个细节上都可以看到生命的灵动,如《吉祥开花系列》、《绽放的心花系列》、《24孝》、《美丽山西》、《黄土地开花万物生系列》等。此次展出的作品,极具民族性,既是在解读中华5000年文化,又是在歌颂新时代的梦想,作品在编排与创新上,更具鲜明的主题,更有时代特征。
    “她以丰富的心智、想象和象征思维,随意运用拟人、夸张、简化、添加、借代、类比、拼连、套 嵌、装饰等造型方法,创作出超时空、比例、透视等限制的意念中的生肖运动艺术形象,这种貌似不伦不类的艺术形象,是观念的而不是现实的,是心象的而不是物 象的,是内视的而不是外观的,是感性的而不是呆板的……”中国剪纸研究会秘书长教授陈竞说。
学院派专家生长于民间
    今年48岁的郭梅花生于剪纸之乡孝义,十几岁就开始进行剪纸,截至目前已有30余年的历史。30余年当中,她从一个民间艺术家经过学院派的洗礼,成为新型的剪纸艺术大师。“山西民间工艺美术的种类有17项,但其他的项目较民国时期都有退化,只有剪纸进步了很多。”山西工艺美术大师杨宗新说。
    随着剪纸艺术大规模的推广,郭梅花的剪纸被烙上了学院风格,而这恰恰适合于青少年的学习与传承。相较于纯民间的剪纸艺术,她的作品成为一种时尚的标志。
“不久前,郭梅花的作品曾在北京舞蹈学院进行了展出,博得了师生的赞誉。”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孙 建君表示,山西本身就是一个非常丰富的民间艺术宝库,而郭梅花在成长的过程中,吸收到大量的民间丰富的营养,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民间剪纸艺术风格。后经过学 院派的学习和专业的训练后,她的作品又与纯民间的有所区别,创作性极强,这样纯民间与学院派相结合后,造就了她艺术上的成就。
从民间滋长起来的学院派专家郭梅花,一面将自己的剪纸艺术风格向国际性大师靠近,另一面在剪纸中进行大量的艺术创作。成套的剪纸作品和创意的想象,成为新时期民间剪纸创作的范本。
经济领域最时尚符号
    在当天的研讨会上,来自全国的专家对郭梅花的剪纸进行专业的评述与讨论。
“中国艺术,可以分为四种形态。原生态,是老乡自己延续、没有脱离生活的产品。学院派,是剪纸艺术家与手工艺术家。文化产业,是已经创造出一定价值的文化作品。最后一个就是群众文化,是一种群众自娱自乐的形式。”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孙建君介绍道。
他表示,郭梅花的作品,已经有一定的成就,她在艺术的创作上,掌握了艺术思想,创作形式,将纯 原生态的东西与美术工作者完美地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建议她走专业化的道路,把剪纸艺术变为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产业,让更多的人可以接受它。比如变 成装饰布、包包、服饰等生活物品的装饰,这样就会流传更广,提高了它的普及率。现场,“世界之星”得主,专业设计师阎旭晨也表示,艺术贵在创新,郭梅花剪纸已经成为一种概念性的符号,不是简单的传统剪纸,她的求知与创新,在艺术个性与价值上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难能可贵的东西。
    剪纸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靠手工与智慧,将一个古老语言与数字化时代巧妙结合,郭梅花的剪纸已成为艺术符号。相信进入商业中,这样的传统文化将变成经济领域当中最时尚的文化。
从实践到实现的蜕变。作为山西工艺美术大师的杨宗新表示,郭梅花的剪纸已经达到了国际艺术水平,几年前已经是山西剪纸艺术发展道路上的里程碑。她将学院派专家赋予民间剪纸艺术的理论要求,不但给予了实践而且达到了实现。他说,先前,我曾对东南亚偶人艺术、玛雅绘画艺术、古罗马壁画图案以及爱斯基摩族图案苍劲有力 的平面装饰效果中,倾注着的人类智慧抱以翘首仰慕之情,并常抱怨自己民族的剪纸维度不够。但是,当细心拜读了郭梅花的《体育生肖集》之后,便觉得外民族的 那些古老艺术亦不过如此。对比之下,那一百四十四幅“生肖”形象在诸多方面的艺术魅力,较外国艺术家有过之而无不及。
    更值得称道的是“生肖”作品中,郭梅花在那些动物身上赋予了人物、神气、灵气、活气与高贵之 气。她将老鼠身上那种恐惧、诡秘的胆怯状态一扫而除,为其加粗四肢、挺直了腰板、缩短了尾巴,居然让它去举重。而在牛身上,除掉了它的愚笨与倔犟,使其变 得身材健美、四肢灵活,既可以打乒乓球,又可上吊环。在猴子身上,为其添了“虎气”等,整个《体育生肖集》展示着动物的运动与灵性。
走产业化道路
    郭梅花剪纸一直都是墙里开花墙外香,参加过很多世界级艺术交流展,也获得了很多国内大奖,但剪纸还停留在展出这个阶段,研讨会的很多专家提出了“郭梅花剪纸”要定位成品牌,走产业化的道路。“现在的民间艺术面临着两难境地,中央美术学院的教授,经常带着学生们去民间采风。为学习民间 艺术,也尝试着请民间的艺术家走向学院进行授课,而郭梅花正是两者的结合,她所创作的黑、白、红更易于现代人接受。下一步,就是从泥土中来,如何再回归泥 土,迎接第二次的剪纸高峰。比如说,一般作品以左右对称居多,可以不突出更新,在对称中寻找到不对称。”山西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刘卫东说。面对走产业化的道路还是打造21世纪的剪纸大师,山西大学文学院广告系系主任韩志强表示,“五 千年文明赋予了山西的美,也赋予了山西美的文化。文化产业的发展不能停留在礼品上,而应该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就是为市场服务,以受众为中心,把文化产 品让更多的人接受。作品只要有益、有用,民族认同就易于传播,它的生命力就会越来越长。”
最后,韩志强表示,艺术大师由郭梅花来当,他愿意做山西文化产业的推广者与营销家。
个人简介
    郭梅花,女,生于1965年,孝义人。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剪纸传承人、山西省民间剪纸艺术家协会主席、山西省民间工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协会剪纸艺术委员会副主席。
曾获得全国“山花奖”两次、“百花杯”三次,“金凤凰”两次,其它金奖十多次,多次在国内外举办个展,作品也多次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多次赴英国、美国、日本、法国、意大利、斯里兰卡、香港等地进行艺术交流、表演、讲学、展览。
出版作品有 《体育生肖》、《山西面食》、《一把酸枣》、《黄土风情》、《山西民歌》、《山西特产》、《五台山游》、《煤的传说》、《根在民间》、《金剪之歌》等。

 我的个人能力秀主页:http://www.wm23.cn/yuezhong
http://wm23.cn/yuezhong/418050.html
我的梧桐子:http://www.wutongzi.com/uc/98855357.html

新浪微博主页:http://weibo.com/u/3807099723/home?topnav=1&wvr=6

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807099723

越众(2015-03-2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