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水县地域属古代东方文明重要地区的范畴之内,文化遗存极为丰富。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加强对文物古迹的保护,沂水县人民政府逐步建立和充实了文物保护管理机构,1976年专门配备文物管理干部。1980年建立沂水县文物管理站,1986年成立沂水县博物馆与文物管理站合署办公,两个机构一块牌子。主要从事沂水境内文物调查、征集、收藏、整理和田野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管理。自建国以来,沂水境内出土、传世、散存等等各类文物,已被县博物馆收藏的达三万件。
馆藏文物中最早的有史前之际旧石器时代早期的“打制石器”、晚期“细石器”,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中各种磨制精细的石斧、石锛、石刀、石铲、石镞等。又有龙山、岳石文化中具代表性的陶鼎、陶鬹、夹砂壶、罐、蘑菇纽盖,磨光的泥质杯、盆、豆、壶等,其陶色有红、白、黑诸种。商代铜戈、爵、剑,两周之际铜鼎、鬲、编钟、壘、豆、盘、车马具,春秋的“吴王剑”、战国的“陈发造戈、平阿左戈”。春秋“玉璧、玉圭、玉缺”,代表两汉文化的铜壶、铜洗、熨斗、提梁、带钩、铜镜等文物。自唐、宋、元、明、清诸朝各代的瓷制品有:壶、罐、碗、豆、盆、盘、盏、瓷枕、饰物等等。又有元代铜权、釉罐、铁鏊,历朝各代钱币,以及各历史时期铜器、陶器、铁器、瓷器、玉器、骨器等都有不同数量的收藏。这些丰富的历史文物藏品,为研究我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及社会发展状况,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