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瘦西湖隧道

家乡区县: 扬州市邗江区

扬州瘦西湖隧道3.6公里,设计为单管双层双向四车道。隧道主体盾构段采用14.93米的世界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施工,要穿越长达1200多米的全断面硬塑黏土地层。这一隧道攻克了全断面硬塑黏土地层等世界性盾构施工难题,多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获得“全国建筑业绿色示范工程”荣誉称号。[1] 中文名扬州瘦西湖隧道 全 长3.6公里 位 置扬州 项目投资21.88亿 动工时间2011年8月21日 竣工时间2014年 建设单位中国铁建十四局集团 荣 誉全国建筑业绿色示范工程 通车时间2014年9月19 破土动工 历经十年的争议和方案的反复修正,在2011年的8月21日,瘦西湖 隧道修建工程终于在蜀冈瘦西湖景区内破土动工。该隧道是扬州市区文昌路以北一条贯穿东西的通道,处于扬州著名景区瘦西湖及古城遗址地下,隧道全长3.6公里,其中主体隧道段长1.28公里,于2014年9月19日通车。 2建设方案 扬州瘦西湖地下隧道单管双层四车道 整个隧道以“古城保护至上”为原则进行施工。届时将有效缓解城区交通拥堵的压力。瘦西湖隧道工程东起漕河路至史可法路交叉口,西至杨柳青路与维扬路交叉口,自东向西分别从地下穿过北门遗址公园南侧、友谊路、长春路、瘦西湖公园、税务总局党校和扬子江路,全长4.4公里,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主体隧道、匝道、接线道路及风塔和设备管理用房等。 其中,主体隧道段长1.28公里,设计速度为60公里/小时,采用单管双层方案,上下层各布置两条车道,直径14.5米,盾构施工工艺。 整个隧道和接线工程总投资约20.46亿元,工程建设周期为31个月, 3世界难题 扬州瘦西湖隧道主体盾构段为全断面硬塑粘土地层,这种地质结构是盾构施工的世界级难题,因为盾构施工是刀盘掘进,泥浆出碴,不怕硬就怕粘。而扬州瘦西湖隧道采用的盾构机,是曾经在著名的南京长江隧道建设中使用的德国海瑞克公司生产的泥水平衡盾构机,是为砂砾地质结构量身定制的。用这种盾构机在全断面硬塑粘土地层施工,必须对其进行适应性改造,这种改造在国内没有先例,又是一个世界级难题。 在南京长江隧道使用过的泥水平衡盾构机全长134米,重约4000吨, 直径达14.93米盾构机开始掘进 刀盘直径14.93米、相当于5层楼高,由2万多个零部件组成。若聘请生产厂家德国海瑞克公司进行适应性改造,不仅造价高昂而且工期无法保障。中铁十四局集团决定自行改造。在国内有关专家的指导下,他们反复优化施工方案,精心进行修复改造,最后将盾构机盾尾的误差精度控制在两根头发丝直径的范围之内。他们自行设计的刀盘吊耳,摆脱了国外厂商的垄断,既节省了时间又节省了巨额开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他们成功改造的刀盘冲刷系统,解决了粘土糊刀盘的老大难问题,受到德国海瑞克公司专家的称赞。[2] 4绿色施工 瘦西湖是国家5A级风景名胜,唐城、宋城等历史文物众多,采用盾构施工方法能有效的保护文物,保护古城。 扬州瘦西湖隧道施工方案对文物保护、环境保护、沉降控制等要求非常严格,这些问题一旦成功解决将为我国超大直径盾构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施工提供可贵的借鉴经验。 扬州是历史文化名城,瘦西湖自古有“园林之盛,甲于天下”的美誉,因此瘦西湖隧道工程的施工,文保、水保、环保要求极高。为了实现“绿色施工”,建设方中铁十四局组织专家开展《蜀冈—瘦西湖风景区黏土地层泥水处理绿色环保关键施工技术》重大课题立项攻关。召开环保专家论证会,对原有南京长江隧道使用过的国内先进的泥水分离设备进行创新性改造升级,用于瘦西湖隧道泥浆处理,使大颗粒渣土得到了有效分离。
阴天躲在角落听歌(2015-03-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