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枝特区,位于贵州省西部,属六盘水市辖区域。系“三线建设”时期由原“六枝特区”与“郎岱县”合并而成。东临本省的普定、镇宁两县,西接普安、晴隆、水城三县,南连关岭县,北靠织金、纳雍县。2013年底辖5个镇、14个乡,常住人口49.46万,境内居住32个民族。
六枝特区地处“中国凉都”六盘水市的东大门,长江、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大小河流共40余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农作物品种以水稻、玉米、小麦、薯类、油菜籽为主。先后被列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县、商品粮基地县、重点产煤县等荣誉。
六枝特区是贵州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示范区;贵州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先导区,毕水兴资源富集区与黔中经济区的重要结合部;国家统筹规划建设的攀枝花—六盘水经济区和南贵昆经济带的重要支点。煤炭、机械、电力、建筑材料、食品加工等行业形成了地方的发展主要格局。
六枝特区历史文化厚重,是夜郎文化和牂牁文化的发祥地。5万年前就有人类生息繁衍,境内的桃花公园距今是2万年前的新旧石器交替时期古人类遗址。1995年中国和挪威两国政府建立的亚洲第一座生态博物馆梭戛苗族生态博物馆就落户于此。近代人物有安健、龙腾、李兴隆等革命烈士。
六枝的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有蕴藏着古夜郎文化的牂牁江省级风景名胜区及倍受海内外关注的梭戛生态博物馆,是融民族文化风情、自然风光、名胜古迹为一体的独特旅游区。其中,中部有桃花公园、九头山公园、南极山公园、天然洞穴月宫洞(观音洞);南部有郎岱古城、郎岱木城碑记、郎岱暴动烈士墓及神秘的老王山(古郎山);东南部有底溪森林公园,有白水河上的瀑布群和以落别为中心的溶洞景观;北部有岩脚古镇风光、老高桥景点、懒龙桥景点(窗子洞)、老卜底景点及梭戛生态博物馆景点。加上浓郁神秘的民族风情,如:布依族的赶表、苗族的晒月亮、彝族的赶山节、仡佬族的吃新年等,构成了六枝独特的旅游景观,吸引着国内外大量游客及民族文化专家、学者。目前,我区正在积极开展底溪生态园、月亮河夜郎布依文化生态园、月亮河省级森林公园等的建设工作,阿珠水电站坝后水域面积为3.2平方公里,光照电站坝后水域面积为51.54平方公里,牂牁江沿线将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区旅游业将更具发展潜力。
“十一五”期间,六枝特区坚持“农业稳区、工业强区、生态立区、科教兴区、城镇亮区、旅游活区、民营富区”的发展战略,抓住西部大开发和新阶段扶贫开发机遇,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按照煤、电、化、冶、建材一体化的循环经济模式,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突出抓好以电力为龙头的煤电工业,以交通、水利、城镇化为核心的基础设施建设,以“三农”和扶贫开发为重点的农业产业,以旅游、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新兴产业,以教育、文化、计划生育和“五五”普法为先导的社会各项事业,发扬长期埋头苦干、艰苦奋斗的作风,进一步强化发展观念、创新观念、开放观念,抢抓发展机遇,创新工作决策,改进工作方法,采取有效措施,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