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苗族侗族州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简称黔东南州,是中国贵州省下辖的一个自治州。位于贵州省的东南部,黔湘桂交界。下辖17个县市(区),首府凯里。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东经107°17′20〞-109°35′24〞,北纬24°19′20〞-27°31′40〞。东邻湖南省怀化地区,南接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河池地区,西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抵遵义、铜仁两地区。境内东西宽220千米,南北长240千米。总面积30223平方千米。2003年末总人口434.78万人,其中非农人口45.45万人。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云贵高原东南边缘
黔东南交通便捷,处在西南、中南及华南的交接地带,是长三角、珠三角进入西南的桥头堡,区位优势明显。黔桂铁路,湘黔铁路、沪昆高速、厦蓉高速、黎洛高速、公路320、321国道从境内经过。境内还有黎平机场、凯里黄平机场等构成了便捷的交通体系。沪昆客专及贵广高铁均经过黔东南并设站,凯里黄平机场已于2013年10月2日月正式通航,以及县县通高速的实施,将使黔东南交四通八达。
黔东南民风淳朴,这里有鼓楼、风雨桥、干栏式吊脚楼、碧清的都柳江和清水江、鳞次栉比的少数民族村寨、以及保存完好的民族习俗。黔东南有全国最大的苗寨——西江,全国最大的侗寨——肇兴。黔东南的少数民族能歌善舞,少数民族节日十分丰富,有“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的说法,著名的少数民族节日有姊妹节、芦笙节、龙船节、萨玛节、苗年、鼓藏节、吃新节等等。此外,黔东南自然生态良好、历史悠久,有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潕阳河、杉木河、云台山等,国家自然保护区雷公山,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镇远、以及中国侗族第一大县黎平县。
黔东南面积30337.1平方公里,东西相距220千米,南北跨度240千米。地势西高东低,自西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海拔最高2178米,最低137米,历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境内沟壑纵横,山峦延绵,重崖叠峰,境内有雷公山、佛顶山、弄相山等原始森林,原始植被保护区与自然保护区27个,其中雷公山自然保护区为国家自然保护区。原始生态保存完好;境内有三条主要河流,即清水江、舞阳河和都柳江,平行贯穿中、北、南部。黔东南耕地面积较小,人均占有耕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东部、东南部多为山地,土层肥厚,保水条件好,宜于树木生长。
黔东南的气候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气温在14-19℃之间,雨季明显,降水较多,年降雨量在1000-1600毫米,日照年均约1200小时,无霜期长,为260-220天,南部地区无霜期平均为310天,农作物三熟潜力较大,北部普遍可轮作两熟。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
”支持吧!
已获得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