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盂城驿

家乡区县: 江苏省高邮市

  高邮盂城驿2014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的京杭大运河重要组成部分)。始建于明朝洪武八年(1375年),位于江苏省高邮市南门大街东,是中国邮驿“活化石”[1] 、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驿站、明代遗留下来的一处驿传建筑。盂,古代盛饮食、水等的园口。盂城,高邮的别称,取意于宋代词人秦少游描写家乡“吾乡如覆盂”的诗句,盂城驿故而得名。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盂城驿是高邮旅游“一轴一带五区”规划的重要节点,是彰显高邮古、文、邮、水旅游特色的重要景区,也是高邮旅游对外推介的一块金字招牌。
  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孟城驿是全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古驿站之一,高邮市政府于2013年4月18日投入9500万元对毗邻大运河高邮段的孟城驿实施扩容,新建秦邮公馆、客栈等建筑设施6600多平方米,并对附近居民的生活区进行整治,一来为2013年10月18日该市举办第六届中国邮文化节新推“邮文化”名片,二来为大运河高邮段申遗打造古色景区。
  盂城驿扩容工程已于2013年9月26日全部完工,将于第六届中国邮文化节期间正式对外开放,喜迎八方宾朋。扩容后的盂城驿景区面积是原来的3倍。

1概况

  秦王嬴政于公元前223年在此筑高台、置邮亭,汉建县,历史就庄重地把这土地正式命名为高邮,全国两千多个县市中把自己的名字与邮传联系在一起的唯其高邮。高邮是国内唯一因邮建城、因邮而名的城市。高邮市拥有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古代驿站—盂城驿、从此高邮因“邮”而生,因“邮”而兴,一支“邮”字歌,从古唱到今。

  古盂城驿是高邮“一轴一带五区”旅游规划的重要节点,是彰显高邮古、文、邮、水旅游特色的重要景区,也是高邮旅游对外推介的一块金字招牌。

  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孟城驿是全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古驿站之一,高邮市政府于2013年4月18日投入9500万元对毗邻大运河高邮段的孟城驿实施扩容,新建秦邮公馆、客栈等建筑设施6600多平方米,并对附近居民的生活区进行整治,一来为2013年10月18日该市举办第六届中国邮文化节新推“邮文化”名片,二来为大运河高邮段申遗打造古色景区。

2鼎盛时期

  据记载,驿站鼎盛时期厅房100多间:正厅、后厅各5间,库房3间,廊房14间,马房20间,前鼓楼3间,照壁楼1座,驿丞宅1所;驿马65匹,驿船18条;马夫、水夫200多人。不论烈日、寒风,还是大雨、冰雪的天气,传送重要急件的驿使都身背公文袋,不分昼夜,快马加鞭,飞奔在尘土飞扬的驿道上。而今只有马神庙前的那匹大石马,见证过昔日邮路的繁忙与繁华。
  推开大门,穿堂入室,依然可以领略到古驿站“皇华有堂,堂构峨峨,后寝渠渠,缭以周垣,启以高门,赭垩黝碧”(知州赵来亨《公馆记》)的宏壮气势和兴旺景象。

3建筑布局

  盂城驿在高邮市区南门大街馆驿巷内,始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但绝大部分建筑为清代重建。驿站原规模宏大,除驿站本身的牌楼、照壁、鼓楼、厅房、库房、廊房、马房等外,临里运河堤有迎饯宾客的皇华厅,驿内有秦邮公馆,驿北有驿丞宅等房屋。由于历经战火、水灾等破坏,现尚有息厅、敞厅、后厅、秦邮公馆门楼、驿丞宅及监房等建筑;驿站东南有驿马饮水地的遗址。现在的盂城驿是明代的遗存,是在元代秦淮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朱元璋称帝后,在明洪武九年(1376),令翰林学士考古订正全国俚俗不雅之驿名,秦淮驿改名为盂城驿。在国内像这样大规模的古驿实属少见,对研究我国古代邮政史、交通史、水利史具有科学、艺术、历史和文物价值.高邮市的文物、规划部门已经对该驿进行规划保护,并举办“古盂城驿”史料展览!

4历史沿革

  盂城驿开设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位于江苏省高邮市南门大街东,是明代遗留下来的一处驿传建筑。盂城驿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驿站。盂,古代盛饮食、水等的园口。盂城,高邮的别称,取意于宋代词人秦少游描写家乡“吾乡如覆盂”的诗句,盂城驿故而得名。

  盂城驿原规模宏大,有正厅五间、后厅五间、送礼房五间、库房三间、厨房十间、马神庙一间、马房十二间、前鼓楼三间、照壁牌楼一座。驿北为驿丞宅,驿旁秦邮公馆,堤上有迎宾房的皇华厅,东南有马饮塘……

  虽历经沧桑,但古风犹存,许多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遗珍”。在国家邮电部江苏省政府、省各级邮电、文化、城建和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1993—1995年高邮市人民政府坚持修复盂城驿,并在此基础上设立了中国唯一的邮驿博物馆,使古驿得重光。中国明史学会、中国社科院历史所、邮电部文史中心联合于8月17日在高邮召开了于1995邮驿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邮电部于8月17日发行《古代驿站·盂城驿》邮承并在对站内举行首发式,盂城驿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组织传道信息的国家之一。驿站是古代官办飞报军情,递送仪客、运输军需的机构。历代王朝都十分重视邮驿,称之“国之血脉”。

夏天里DI蕾(2015-03-2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