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半甘露灯会 正月半是上元节,就是今天的元宵节,又名灯节。甘露元宵灯会内容丰富多彩,有唱戏、台阁、龙灯等。农民表演的龙灯队也在这几天大出风头!龙身很长,长的要有二、三十节,短的也有十几节。均以竹片制成,蒙以薄纱,施以五彩,龙头的扎成颇费心思,眼和嘴都能动,龙眼忽东忽西,龙嘴时开时合,竹沙制成的夜明珠与龙头龙身龙尾均可点烛燃亮,二十几个大汉各持一节,调舞之时,锣鼓喧天,鞭炮齐发,花筒并放。龙头随着明珠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忽疾忽徐,忽退忽进,奔腾飞舞,左旋右转,煞是好看。每次看龙灯可是万人空巷,热闹非凡。还有人家邀请调堂会,龙灯请到家中的大厅上去调,龙进家门,交到好运!
三月半薛司娘桥植福禅寺庙会 农历三月半,是青荡村薛司娘桥植福庵节场,形式与甘露寺四月半节场相同,集商游、文游为一体。届时,四乡群众集聚于斯,抬着“大老爷”巡游四乡,在寺里的戏台上演戏,各种传承数百至数千年的民间节目由民俗表演队伍在大街上展示,各地商贩云集,观光者数以万计。附近村民也自发来此进香,香火极盛。
端午荡口划龙舟 端午节也叫端阳节。古时以五月为毒月,因为惊蛰以后,冬眠的动物开始活跃,毒蛇、蜈蚣之类的“毒物”全要复苏伤人了。所以有悬挂菖蒲、蒜头、艾草,孩子在鼻梁上涂雄黄水或写“王”字,婴儿穿“五毒衫”,大人喝银黄酒等习俗,都是为了驱邪、防病。
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裹粽子,有肉粽、赤豆粽、灰汤粽。荡口端午节的一个重要节目——鹅肫荡龙舟竞渡,俗称划龙舟,不仅是为纪念屈原,也是为纪念自杀投江的伍子胥。据钱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中回忆,荡口还有过端午龙舟游湖的习俗:“……值某年端午,镇人大为龙舟之戏……”,“龙舟高四五层,宛如重楼叠阁。入夜,灯火照空,锣鼓丝竹喧天”,“两岸环观者,空镇而出……”。
钱穆所说的,不是龙舟比赛,他所描述的盛况,是一种高雅的社会娱乐活动。至于龙舟比赛,那更是非同凡响了。过去,荡口的许多村里都有一支彪悍的龙舟队伍,他们不仅谙熟水性,惯于驶船,对龙舟的修葺、髹漆、装饰亦是行家里手,各村按照龙的样式将龙舟打造得栩栩如生,浮在河里就像蛟龙卧波。赛场有时设在镇上市河里,有时设在镇郊比较宽直的大河上,每次都会吸引数以万计的民众观看。由于上世纪前半叶频于战乱,龙舟节很少举办。2002年,镇政府结合经济交流、招商引资,成功举办了一次龙舟比赛,赛事期间,荡口街上摊贩林立,游人如织,热门非凡。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