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爱又恨的地方——阆中中学校

家乡区县: 南充阆中市

     我在这里成长,在这里学会生活,学会独立,学习知识,在这里成就自己的大学梦,可是大学梦失败了,当然这全在我自己,这里有我的泪我的笑,我的盆友和我的同学友谊,我既爱它又恨它,这样我能记得更清楚。

     阆(làng)中中学于1922年建校,始名“阆中崇实中学”,1952年起称“四川省阆中中学校”。校址位于全国历史文化名城阆中城西,号称“天下江第一江山”----阆中第一学府。比邻汉桓侯祠(张飞庙),现有四个校区,校园占地480余亩,建筑面积98000多㎡,教职员工543人,各类教学班138个,在校学生11000多人。

    校训:“崇实·扬中”。内涵为:明礼诚信、崇尚科学、弘扬拼搏、扬我中华。是四川省首批重点中学和首批23所“国家级示范高中”之一,每年高考人数优秀,评为阆中市第一个“四川省最佳文明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每年高考人数优秀,

协同·综合·高完中。即加强育人思想、育人单位、育人队伍、育人方法的协同,优化教育资源,综合实施升学预备教育、职业预备教育、艺体特长教育、劳动预备教育。增强育人综合效益。

      工作指导方针:千方百计地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和发展环境,千方百计地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学校声誉,千方百计地不断增强教职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工作思想:质量立校、科研强校、常规为本、效率优先。学校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宗旨,坚持“质量立校、科研强校、常规为本、效率优先”的工作思路,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机遇,与时俱进,充实和完善了“协同·综合”高中办学模式的内涵,提升了办学品位,走上了一条特色办学之路。

     一、加强“四个协同”,发挥协同效应协同,指在一个系统中强化相关要素的相互配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协同的目标是产生协同效应。根据这一理念,学校在工作中加强了“四个协同”。1、协同育人思想。在教育教学思想上强调协同。通过不断地增强教师的开放意识、合作意识、改革意识、创新意识、通才意识、成功意识和按成才教育“十大原则”育人的意识,“强化艺术体育素质训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意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主动活泼、主动积极地全面发展,为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四有”、“六会”和各个领域不同类型的高层次人才打好全面素质基础。2、协同育人单位。与校外有关学校、事业、企业单位协同。开放办学、相互协作、优势互初、共同发展。适应社会需要,进行初中与小学、高中与初中、高中与大学的“三衔”教育。形成在教育思想、管理方式、教学科研相互衔接的“三衔接教育体系”。打破学校“围墙壁垒”,与街道、社区、农村协同创建“七大教育实践基地”。3、协同育人队伍。加强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和教育行政、社区干部的协同。定期召开各方代表联席会议,宣传办学思想,沟通办学信息,吸纳办学意见,增强合作意识,建设高素质育人队伍。依靠教育行政对办学的指导,争取社区干部对办学的支持,调动家长、学生对办学育人配合的积极性。加强班子建设,使班子成为政治上可靠、品质上优良,业务上精干、管理上精明、作风上务实、富于开拓精神的新的领导集体。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坚持开展“四职”(树职业形象、讲职业道德、明职业责任、守职业纪律)、“四讲”(讲政治、讲学习、讲奉献、讲团结)、“四会”。

     阆中中学是“爱才、育才、成才”的摇篮,对每一位阆中中学学子都给予真诚的关爱,让人人都有理想的发展,都有成功的喜悦,用爱生敬业的精神不断超越,精心打造国家示范高中的品牌,以丰硕的办学成果回报家长,回报社会。

沫201511(2015-03-2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