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1911年6月2日-1942年1月22日),著名女作家,原名张迺莹,1911年端午节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27年在哈尔滨就读东省特别区区立第一女子中学,接触五四运动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为摆脱精神上的苦恼东渡日本,并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萧红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
萧红的一生极具传奇性和色彩性,她的一生虽然短暂,但是她短暂的一生抵得过平常人的一生,从她逃婚到被抛弃被旅馆关在一间小屋里这段时间萧红的写作之路并未正真开始。关于萧红,我想应该没有一个人真正了解她,我喜欢萧红,喜欢她的作品,她的文字里透着灵魂,平实而富有幽默感。她在写人物和背景时都能用人们想不到的风格去写。她文笔清丽,文字中蕴含着不可忽略的力量,就连鲁迅先生都对她的文笔赞不绝口,就连她的先生萧军都嫉妒她的才能。
她的作品都是从她的骨子里写出来的,让人看了不得不产生震撼。萧红一生是幸运的是悲惨的短暂的,萧军带领她走上文学的创作之路。与萧军在一起的时光应该也是她最为充实的时光,她是爱萧军的,虽然她最后离开了萧军,但是她在听到萧军的结婚喜讯时却难过。她离开萧军也是我最不能理解的地方,最后她的命运是悲惨的,独自一人死在了女子医院里。我敬畏萧红,为她的思想所折服。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