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仙境

家乡区县: 湖南省桃源县

位于中国·常德·桃源——历代官方权威认定的“桃花源”福祉之地,国家AAAA级旅游区——桃花源景区旁,1600亩规模自成一域,由中国古镇开发运营专家——重庆同元集团开发建设管理。吞沅江水色、纳潇湘灵秀、揽武陵风光……桃花源古镇荟萃武陵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资源,齐聚“吃、住、行、娱、购、游”六大要素,独有藏风纳气的隐世格局,将成为湖湘首屈一指的国际旅游、休闲养生、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国际旅游休闲度假胜地!

佳致碑
佳致碑位于牌楼外0.5公里处,高2.4米,厚0.26米,正文"桃源佳致",上款"唐刘禹锡题明赵贤书",下款"光绪十八年余良栋重修"。字体隶书,古雅苍劲。碑亭飞檐翘角,金碧辉煌。
方竹亭原名"桃川八方亭",八面八角,3门4窗,亭身洁白,亭顶为绿色琉璃瓦覆盖。亭高6米,墙厚1米,砖石结构。内顶为半球形,亭内立古今石刻6方。建于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为桃花源现存最古老的建筑物。亭外方竹丛生,猗猗滴翠,为桃花源珍品之一。附近有碑廊,廊内立有历代吟咏桃花源的诗碑17方,多系劫余幸存,其中唐碑3方,书法秀逸,尚可摩读。
水源洞深20余米,岩壁上镌有"劈开真面目"几个大字,系桃花源八景之一。洞前有水源亭,始建于明代。清光绪十八年(1892)余良栋重修,传为仙人经常出没对弈之处。
御碑亭
御碑亭建于清光绪十八年,造型别致,亭内石碑上刊刻清乾隆皇帝题写桃花源的御制堂诗2首。
高举阁位于景区最高峰障山上,三层,取陶诗"高举寻吾契"命名,筑于清光绪十八年,1988年重建。登此四顾,桃源胜景,尽收眼底。
桃花观
桃花观位于桃花山主峰上,始建明万历年间,几经兵火,数次倒塌。现观为1913年重修, 包括山门、前厅、正厅三部分。山门两旁石刻"秦时明月,洞口桃花"对联。观内悬有历代名人题匾和近世名家书画,分外古雅,耐人寻味。观两厢有蹑凤、玩月两亭,相对峙立,宛如鹏翼。观院有两颗传为唐代所植的罗汉松。
集贤祠
集贤祠位于桃花观下首,境界幽寂。祠始建于唐初,名靖节祠,立有陶渊明石像。明末清初,以奉祀王维、孟浩然、李白、刘 禹锡、韩愈、王安石、苏轼、黄庭坚诸先贤,改为今名。硬山顶厅堂建筑,一厅四室。厅堂正面壁上嵌有清咸丰年间石刻《桃花源记》,雕梁上悬挂"重访仙源"木匾。厅堂中供奉有陶渊明木雕像,庄严肃穆,两壁悬书画多幅。
水府阁
水府阁又名黄闻阁,位居黄闻山。旧阁建于明末清初,三层砖木结构,祀杨泗将军,毁于1961年。新阁四层,高30余米,与高举阁南北相对,下瞰桃川,东望洞庭,西顾壶头,前对白马渡,江天空阔,风景如画。
天宁碑院建于1992年,以唐代载记天宁书院更名,为江南第一大碑院。三梯布局,占地10余亩,由碑室、碑屏、碑亭、碑坊、碑廊等组成仿古院落式建筑群。碑院内集民间石艺之大成,荟桃花源文化之精

 

秦人古洞在桃花潭华,是一个极具特色的艺术殿堂。

洞长67米,洞口镌"秦人古洞"四个大字,相传为渔郎进入秦人村的通道。

秦人村在秦人古洞外,秦人村竹廊长1068米,廊腰亭阁,逶迤蜿蜒,内挂历代名诗佳图,两旁栽有世界各类名竹,是一条艺术长廊。
傩坛位于竹廊的尽头。秦氏世传巫教,奉祀傩王。坛前有钟楼、鼓楼各1座,晨钟暮鼓,响彻秦村。秦人村内"村民"衣着秦时服饰,供应擂茶、酒饭,以仿秦古币交易。游人至此,仿若隔世。

假想敌(2015-03-2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