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从市科技局了解到,经省政府同意,江苏宿豫经济开发区正式更名为江苏省宿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我市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取得里程碑式突破。
江苏宿豫经济开发区位于宿迁市区京杭运河东畔、宿豫新城南部,2001年3月启动建设,2006年5月获批为省级经济开发区。近年来,开发区高度重视自主创新工作,产业集聚优势明显,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初步形成以广博纳米、景宏新材料、翔盛高新材料为龙头的新材料产业,以北斗星通为龙头的卫星通讯产业,以南钢宿迁特钢、中亚特钢为龙头的特种钢铁产业,以山亿新能源、旭源科技为龙头的光伏逆变器产业,以秀强股份为龙头的家电玻璃产业。去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8.4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0.27%,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29%。该园区拥有省级博士后工作站2个,省级企业院士工作站2个,省、市级工程技术中心15家,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7家。
宿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获批填补了我市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空白,开辟了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征程上的新纪元。作为最具活力的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宿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将继续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提升内生发展动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努力把开发区建成为自主创新核心区、新兴产业先导区、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区、科学发展示范区,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城市作出积极贡献。
宿豫经济开发区大部分地区属于黄、淮、沂、沭平原,北部为鲁南丘陵的延伸部分(面积约占总面积的52%),全区地势自西北向东南缓缓倾斜,形成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走势,最高点位于晓店镇东南嶂山林场附近的峰山顶,高程71.2米,最低点位于关庙镇袁王荡,高程8.8米,平均高程38米左右。全区土壤共分为4个土类,8个亚类,15个土属,37个土种,紫色土和棕壤分布在北部低山区、丘陵区,潮土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由黄泛种积物发育而成,主要分布在运河以西地区,砂礓岗土分布在河湖沉积平原地带,面积仅次于潮土,主要分布在运河以东地区。
缫丝生产线宿豫经济开发区气候温和湿润,属于暖温带鲁淮气候区,季风气候特征明显,四季分明。春季干湿,冷暖多变;夏季炎热,雨水集中;秋季温和,天高气爽;冬季寒冷,雨雪稀少。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偏北风,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东北风次之。境内累年年平均气温14.2℃,稳定通过的0℃为310.5天,活动积温5189℃,累年年平均日照时数2314.8小时,年平均降雨量为892.3mm,年平均无霜期205天,雾日44天。
宿豫经济开发区地处淮、沂、沭等诸水系下游。辖区主要有“三河一湖”,三河即京杭大运河、六塘河、古黄河;一湖即骆马湖。京杭大运河纵贯5个乡镇,境内全长69.5公里。六塘河源于骆马湖,在宿豫境内约36.5公里,向东南流入泗阳县。古黄河自王官集入境,流经本境6个乡镇,全长57.5公里。骆马湖位于宿豫区、新沂市境内,面积达60万亩(水位23.0米),宿豫境内约占2/3,骆马湖烟波浩淼,水质清澈,达国家二级直接饮用水标准。
宿豫经济开发区空气污染指数为75左右,全年能达二级空气指数。骆马湖、大运河、六塘河为主要地表水,其中:运河水属于三类、两个断面,骆马湖属于二类,达二级直接饮用水标准。噪音方面除交通干线超标外,其余地区均达到功能区标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