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市第三高级中学创建于2002年5月,是泰兴市委、市政府合并原来几所乡镇中学,整合资源后按四星级标准重点规划建设的规模学校。2005年升格为江苏省三星级高中。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学校已成为拥有80多个班级、5000名学生、300多名教职员工的省三星级学校。
1学校简介
建校以来,学校致力于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教育教学条件,完善了文化体育设施,绿化、美化了校园。学校累计投入5000万元,建成了综合大楼、教学楼、学生公寓、生活服务大楼、400米标准塑胶田径场,为所有教室配备了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系统,为教师每人配置一台笔记本电脑,为学生机房配备了420台电脑,为所有教室和学生宿舍安装了空调,高标准装备了可容纳386人的多功能报告厅和13个理化生实验室,“三友”书馆藏书10多万册。为广大师生员工营造了一个优美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
2教育管理
——教育管理日益规范精细。学校形成了“教基础、学基础、练基础、考基础”的基础教学特色,探索构建“优化讲,注重导,强化练,突出研”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有效地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我们完善、细化了各项规章制度,常规管理量化考核,硬化督查。教学工作管理精细,学校教学管理经验《课程基础观与教学精细化》由《江苏教育》向全省推介。几年来,校内秩序安定,人际关系和谐。学校被评为“平安泰州创建”安全单位。
3办学风气
——办学风气纯正 学校以“立品行、展个性、启心智,争卓越一流;铸师魂、蕴内涵、塑形象,创特色品牌”作为办学目标,着力打造“追求卓越,创造一流”的“三高”精神。确立了“让每个人成为最优秀的自我”的办学理念,初步形成了“以校本课程促和谐发展”的办学特色和“求实、求是、求精、求新”的校风,“爱生、爱校、爱读、爱省”的优良教风,“乐学、勤学、自学、善学”的纯正学风。
——办学质量稳步提高。几年来,多次获得市教学质量考评优胜奖,特别是近两年:2006年本一线以上117人,其中600分以上24人;本二线以上352人,录取空军飞行学员2人,本科资格线以上626人,提前一年实现了本科进线人数超300的目标。2007年高考我校的毕业生质量实现了新的跨越:进入重点大学分数线达213人,600分以上125人;本二线上550人,进入省控本科资格线人数高达920人。本科进线生及600分人数均居泰州市三星高中榜首。被市政府授予2007年度教育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4教师质量
——教师素质不断提高。我校现有专任教师300多人,学历达标率100%,中高级职称168人。其中教育硕士4人,在读硕士3人,研究生课程班结业11人,泰州市“311”工程培养对象3人,市级以上名教师、学科带头人18人,市级教学能手62人。
——办学效益日益显现。几年来,学校凭借“求实、求是、求精、求新”的校风、“爱生、爱校、爱读、爱省”的优良教风、“乐学、勤学、自学、善学”的纯正学风赢得了学生、家长、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与广泛赞誉,学校生源质量也逐年提高。办学经验多次在市级会议上介绍并被媒体报道。创办1年升格为泰州市重点,3年升格为省三星级高中。
——办学特色日益彰显。全校共开设校本选修课程30门,自编教材16种。围绕“营造书香校园以提升人文素养”和“加强探究学习以提高科学素质”两大领域开设的10多门校本课程已初显特色。学校自主开发校本系列教材《读写365》、《辨证思维与哲理感悟》被列入《江苏省高中素质教育推荐用书目录》,使用效果十分显著。
——办学品位不断提升。为了实现由大校向名校发展,从以量立足转向以质取胜,实现由本本教学向校本教学的转变,几年来,我们不断加强与兄弟学校及国外学校的交流与合作。多次组织教师赴苏南学习;江西、陕西、云南、江苏镇江等省市教育代表团多次来我校观摩学习;2003年与新西兰惠灵顿奥迪中学签署合作办学意向书,2006年10月、12月分别与韩国全北科学大学、顺天第一大学结为姊妹学校。
5所获荣誉
附:几年来学校取得的主要荣誉
全国作文教学先进单位、全国中学生“金钥匙”科技竞赛先进集体、江苏省“社会尊师重教,教师回报社会”先进集体、江苏省第十六届运动会先进集体、“平安泰州创建”安全单位、泰州市体育先进单位、泰州市开展冬季体育锻炼先进学校、泰州市“五四”红旗团委、泰州市和泰兴市先进党支部、泰州市和泰兴市先进职工之家、泰州市和泰兴市优秀家长学校、泰兴市文明单位、泰兴市“巾帼建功”先进集体、泰兴市德育先进学校、泰兴市电教教材推广使用工作先进学校、泰兴市体育工作先进集体、泰兴市法律知识竞赛先进单位、泰兴市财务管理先进单位、泰兴市高一新生军政训练先进学校、泰兴市先进团组织、泰兴市宣传工作先进集体、泰兴市青年文明号。
6领导班子
董泽华
男,现任学校校长,党支部书记;江苏省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泰州市名教师,泰州市311工程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心育”特色。对高中现代文阅读与写作教学有较为系统的研究,在省级以上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教学专著《基于问题的语文学习策略》,编著出版系列读物《读写365》、《辩证思维与哲理感悟》等200余万字。目前正主持省级重点课题《高中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工作。
徐德明
男,1965年生,南京师范大学数学教育硕士,中共党员,副校长。中学数学高级教师,江苏省数学学会会员,泰兴市高中数学学科带头人,泰兴市教育局兼聘教研员,泰兴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他长期从事高中数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严谨,作风硬朗。教学功底深厚,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形成了“新、活、细”的教学风格,教学成绩显著,教科研成果显著,论文《教师要善于反思》、《建构主义观下的函数概念教学研究》等多篇论文在国家、省、市级教育学会的论文评选中获奖。2006年11月,随江苏省教育管理代表团赴英国进行了为期三周的学习考察。
刘玉明
男,1961年生,中共党员,副校长。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数学系,南京师范大学(数学)专业研究生课程班结业。曾参加泰州市第一届中学校长培训班。中学数学高级教师。泰兴市第九、十届政协委员。他是泰兴市首批学科带头人,先后荣获“泰州市优秀班主任”、“泰兴市先进教育工作者”、“泰兴市教育系统优秀党员”。在国家、省级等刊物上发表过多篇教育教学论文。
杨明华
男,1964年生,中共党员,副校长。1985年毕业于苏州大学物理系。中学物理高级教师,江苏省物理教育学会会员,泰州市“311工程”培养对象,泰兴市优秀德育工作者。1995—1997年间在扬州教育学院参加校长培训及校长提高培训的学习,1998—2000年间参加苏州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生课程班学习。连续任教高三物理,教学效果突出,在高中物理教学及学校教育教学行政管理方面都有一定的研究,发表过多篇论文。
(摘自百度搜索和http://www.wutongzi.com/kan/jiangsu/taixing.htm)
这个学校是黄桥的,那个时候我阿姨就在这个学校附近,我爸说如果考上这个学校,就让我去我阿姨家去住。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