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南京被国家列为全国15个经济中心城市之一;2004年经济中心定位指数排名南京列中国大陆第六,仅次于北上广深津;2008年总部经济发展能力列中国第五,排在北上广深之后。 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820.75亿元,列全国第十一位,增长10.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00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567.8元,增长8.8%;农民人均纯收入17660.9元,增长10.3%; 服务外包执行额114.5亿美元,在中国城市中排名第一,同比增长32.3%。
2014年南京产业结构为,第一产业占据2.6%,第二产业占据41.6%,第三产业占据55.8%,第三产业比重位列国内第五,前四为北上广深。2014年中国区域中心城市竞争力评估,南京仅次于深圳广州。
第一产业
南京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和商品粮基地之一,主要经济作手有油菜、棉花、蚕茧、麻类、茶叶、竹木、水果、药材等。由于长江两岸水网交织,湖泊密布,水域广阔,水质肥沃,因此也是中国重要的淡水渔业基地之一。
2013年农林牧渔及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351.31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其中,农业产值完成205.23亿元,增长11.9%;林业产值完成3.66亿元,增长8.1%;牧业产值完成52.04亿元,增长1.7%;渔业产值完成73.79亿元,增长12.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完成16.59亿元,增长10.1%。
第二产业
南京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1865年金陵制造局的诞生标志着南京近代工业的开端。英商和记洋行、津浦铁路南段机厂(南京浦镇车辆厂的前身)、永利化学工业公司亚厂(南京化学工业公司前身)、中国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知名企业的成立,形成了南京近代工业的雏形。 1949年后,南京新发展了石油化工、汽车制造、钢铁冶金、机械装备等支柱产业,在计划经济时代是工业总产值位居全国前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相继诞生了中国第一座磷肥厂、第一只国产电子管、第一台全国产收音机、第一座无线数字卫星通信站、第一部雷达、第一部全自动洗衣机等。
南京是国家重要综合性工业生产基地、现代服务中心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国家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 ,电子化工生产能力居全国第二位,车辆制造规模居第三位,制造业强市排名中南京居中国第一,被国家九个部委列为中国投资硬环境“四十优”城市,中国城市综合实力“五十强”第五名。
南京本地的知名企业有熊猫电子、扬子石化、金陵石化、跃进汽车、江南光电、苏宁环球、雨润、太平洋建设、苏宁电器、五星电器、宏图三胞等,传统四大支柱产业是电子、石化、汽车、钢铁。
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2647.14亿元,比上年增长11.8%。
第三产业
南京是国家发改委定位的“全国重要区域金融商务中心”,在长三角地区中是仅次于上海的商贸中心城市和区域性金融中心 ,金融业是南京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金融总量及金融资源占江苏省的四分之一,金融中心指数居全国第六,总部经济排名全国第七。 2013年,南京金融产业增加值846.20亿元,位居服务业之首,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56%,是金融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0%的全国五大城市之一。
南京是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和国家软件出口创新基地 ,中国唯一的国家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 ,软件产业是南京着力培育的第一大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2013年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2620亿元,其中软件业务收入2309亿元,列北京、深圳、上海之后,居中国第四、江苏第一,规模占全国的7.5%、占江苏的44.6%。
会展业是南京重要的产业,南京会展经济在中国各大城市中仅次于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2013年共举办大中型展览和会议2510个,大型特大型展览35个,全年拉动经济450亿元。
文化产业也是南京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2013年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440亿元,占GDP比重达5.4% 主城区服务业占GDP比重平均达到82%,鼓楼、玄武、秦淮三区服务业占比超过90%。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