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浪县黄羊川石门峡,以奇险高峻著称。风景诱人,峡门两边都是高山险峻,树木茂盛。峡高147米、长1公里多,宽仅有30多米。站在峡顶俯视,好似一刀砍下的痕迹;站在峡底仰视,只见头顶一线天。峡壁坚直,两相对峙,俨然一座石门,门中流着黄着川河水。河东岸辟为车道,进了峡门朝南看就是古浪水源地毛毛山脉。峡门北为横山,两山夹川就是有名的黄羊川,古年公路横贯东西。
石门峡确实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关。进了峡门就是莲花峰,这座小山形如莲花,鸟语花香。峡西顶为西龙洞沟,怪石悬崖,松柏苍茫,古为佛教对地。建有寺殿20多座座座重檐翘角,金碧辉煌。可惜在1958年大炼钢铁时拆毁。今复建了六七座有的还建在悬崖石壁上。与往日相比虽相差甚远,可也不巧玲珑,为石门峡添了一分景色。悬崖上还有开头似龙的三条石岭,人们叫石龙。一条大龙张芽舞爪,欲堵石门。 石门峡的风光胜景确实迷人。一出石门峡,豁然开朗。首先展现在眼前的一河两岸的大草原,白牦牛、白羊群游牧在青青草中,集群时像白云朵朵,分散时似繁星点点,骏马奔腾像条条赤练,美不胜收。这里的马属贫口驿红色马种,浓密,体态雄骏,灵敏易驯,拘乘兼用。这里自古就是国家的军马集养地。峡东叫马场的地方,地跨古浪、天祝两县,有一条到峡中饮马的走道,现在仍叫"饮马沟"。
峡口以南的西大滩,自古就是赛马场,每3至5年举行一次赛马会,汉藏人民都参加。骑手们骑上自己的骏马大显身手不仅赛跑马,还赛走马。骑上走马,快且平稳,犹如坐轿。清代古浪知县徐思靖所咏"石峡涛声"一诗,对石门峡风光的描写极为生动、逼真。现在峡水虽没古时的大,但情景依旧。峡中有很多水冲的旋窝,人们叫"龙窝",深不见底。据说,解放前夕,西大滩有个大牧主的伙计,拉几车大米过峡时翻了车,将大米倒在了'龙窝"中,不久,这车大米在百里之外的土门泉脑泉眼中喷出,真让人不可思议。
石门峡一带除了草原,就是无尽的森林、灌木。夏秋季百花齐放万紫千红。就是严寒的冬季,茫茫白雪中也有花开。有些雪洞里开着一种荷花形的黄花,黄花瓣和绿条叶上都长着细细的绒毛,散发出一丝丝清香。山上长着一种小草,名叫香草,浓郁芳香,游人必采。特别是姑娘们和年轻媳妇,采上它装香袋,绣荷包,身上戴,送亲友,让石门峡的芳香飘扬四面八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