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人的热情豪爽,全体现在吃饭时的一个“闹”字上。兴化有“一人不喝酒,二人不赌钱”之说,吃饭要营造一个热闹的气氛。过去人家请客,总怕客人讲礼吃不饱,所以要为客人夹菜斟酒添饭。兴化人喝酒虽不划拳,但热闹气氛也不亚于划拳行酒令。一轮又一轮地敬酒,劝酒,非得客人酩酊大醉而后快。喝足了还不够,还要吃饭,满满一大碗白米饭,吃不下也要吃!客人没办法,只好慢慢地吃。好不容易吃下最后一口,“啪”,冷不防,从身后飞快地冒出一只端碗的手又是一碗热腾腾的白米饭准确无误地扣到碗里,其他人立马夹鱼头泡菜汤,弄得客人哭笑不得。所以,在兴化,当你见到人家一只手捂着碗吃饭,就不会费解了。闹得激烈的时候,端酒灌嘴,饭倒在帽子里——吃不了兜着走——也不是不曾有过。
这样说,兴化人好像有些粗野了。其实,这个“野”最好理解成“野趣”。兴化人非但不粗,还颇具儒雅之风。首先是坐席位很讲究。什么辈分什么地位的坐在哪个席口上,不能儿戏。往往要主人出来“指客”。上座正常是舅舅坐,舅舅没有出席,要带一顶礼帽放在位置上。这自然是因了古城兴化深厚的文化积淀,各种文化行为渗透在饮食习俗中。再说敬酒,敬酒的学问则更多,但主要有三条:一是要注意先后次序,即尊者先,卑者后;二是在碰杯时,自己的杯子要低一点,以示谦虚;三是自己要先喝完,叫做“先饮为敬”。另外,敬酒者必须要起立,被敬酒的也要起身相迎。连斟酒倒茶也有说法——茶七酒八——斟茶只能斟七分满,斟酒只能八分,不能斟得太满,更不能溢出来。上菜的顺序也要合礼。第一碗不能上红烧肉,否则有侮辱客人之嫌。上到红烧肉(红烧肉在兴化为大菜),必须由主人亲自带到各个桌上,还要向桌上人逐一打招呼。孩子定亲时,第一碗不可以上炒猪肝(兴化方言“肝”和“官”同音),不然就是以“官”(肝)压人。所以,兴化人上菜,一般第一碗是鱼圆,取吉庆有余,团团圆圆之意。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