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高安

家乡区县: 江西省高安市

江西省高安市简介:
高安远溯6千多年为古三苗活动之地,夏、商、周时地属“扬州之域”,春秋、战国时期先后归属吴、越、楚,秦属九江郡。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建成县,属豫章郡,高安第一次设立县级行政单位,管辖范围含现在高安、上高、宜丰、万载四县及樟树市的部分。平帝元始四年(4年)改为多聚县。东汉恢复建成旧名。唐武德五年(622年),因避太子讳改建成为高安,历经唐、宋、元、明、清,先后作为州、郡、路、府等治所,直至1993年撤县设市。
江西省高安市特产:
高安腐竹
高安腐竹,江西省高安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高安县腐竹生产历史悠久,得益于该县优良的大豆原料和锦河特殊的水质条件。
大观楼腐竹
高安市大观楼腐竹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大观楼”牌腐竹及系列产品,具有传统纯天然食品的风味,深得广大消费者喜爱。
高安田南的南瓜酱、谌家的辣椒酱、米酒等特产也很受欢迎哦
高安“三糖”
高安“三糖”包括芝麻糖、花生糖、寸金糖。
云门雪绿茶
高安有着丰厚的茶文化,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是出名茶的灵秀之地。
长寿挂面
长寿挂面是高安市传统特产,生产历史悠久,自宋代以来,一直以白嫩细长,水煮清爽,风味独特,易于消化而享有盛誉。
高安炒米粉
粉皮炒肉
江西省高安市旅游景点:
吴有训纪念馆
吴有训纪念馆是为纪念闻名中外的科学家、教育家、康普顿效应的突出贡献者、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之一的吴有训先生(1897-1977)而建。
华林寨
华林寨位于高安华林山,俗称华林,是一座横跨高安、奉新两县的历史名山,主峰华林寨在高安境西北,距城约62公里,并获得AAA级旅游景点
浩赫楼、陈氏宗祠 、贾家古村、大观楼等
习俗:
生活习俗吃新米饭 旧俗每年夏收第一次吃新米饭前,农民多会先敬神。敬神时,饭桌的上首要摆三只盛酒的碗,下首摆三只盛新饭的碗,每只饭碗上要插一双筷子,桌子中间摆着新出的蔬菜、禾穗,接着点香、烧纸钱、放鞭炮,家庭主妇便在厅门口小声地请五谷神、土地神以及家中去世的亲人,回来吃新米饭。然后家人才开始吃饭。今此俗已废,但每年新米饭上桌,仍把新米饭看成是一年辛勤劳动的结晶,吃起来分外香甜。
晒红薯片
晒红薯片一般选择在秋天打霜的天气,因为这时雨水少而阻光充足。农户选择大而光滑的红薯,搁在楼上十天半月或更长时间,择晴天洗净刨成片,煮熟,用笊篱捞起,一片一片摆在竹垫或草地上,直至晒干贮藏。煮红薯的水,还可以熬成红薯糖。晒干的红薯片,过年时用油一炸,变成金黄色,又香又脆,也是招待客人的常用食品。
打麻糍
把蒸熟的糯米,倒进石舂,几人用棒槌交替猛捣,捣烂糯米后,开始做麻糍。做时用左手捏紧烂熟的糯米泥,用力挤成鸡蛋般大小的圆球,依次摆放在以纱布覆底的团箕中。把干燥裂开的荷树果实洗净,裂开处沾上红色,趁热在每个麻糍上醮上红色,形成图案。晾冷。食用时以少许油放锅底,放人麻糍煎软,伴以食糖同食最佳。乡民过年过节讲吉祥,麻糍做成圆的,取一家团圆之意。多用之伴以鸡蛋回馈上门拜年的客人。
待客
客人登门,主人热情地端茶敬烟上点心。若是稀客,必煮3个鸡蛋。外甥到外婆家拜年,每碗粉面中加1只鸡腿;女婿到岳母家做客,粉面底下加4个鸡蛋,其情诚挚,其乐融融。忌用2个鸡蛋煮面待客。
上梁
民间造屋,历来有“上梁”风俗,称大厦落成见喜。梁木涂成红色,上写造屋人名及吉日。上梁日,东家做酒设宴,亲朋好友登门道贺。上梁时,鞭炮轰鸣。木匠以鸡血祭梁,东家披红拜梁。木匠喝彩,东家应彩,~呼一应。木匠一边喝彩,一边将麻糍、米饼向下抛撒,村童乡妇,蜂拥而抢,热闹非凡。新中国成立后,不少地方仍存“上梁”抛麻糍、米饼之风,有的则以糖果、饼干、硬币代替;保留喝彩习俗。
众家赡书
旧有“众家赡书”风俗,即谁家的子弟读书“吃价”(成绩好),一村人都要凑钱供他读书,一直供到金榜题名。此弟子在外读书逢年过节回乡,村里还要做一桌“斯文酒”,为他接风洗尘。考取秀才、举人,父母脸上光彩,家中还能得到村里的特殊照顾(如免役、免税)。被赡养的读书人功成名就后,为报族人之恩,尽心为家乡行功德,或捐巨款,或办一善事。新中国成立后,许多村庄时兴“奖学金”,村里有考取大学的,众家出钱奖励,鼓励村里多出人才。
米汤浆被子
把被子在清水里洗净拧干,置放盆中,倒进米汤,反复搓揉,使被子里每个地方都沾上米汤,再拧干晾晒。米汤的做法很简单,早上煮饭时,多掺人一些水,待米煮开时,将米饭捞出,剩下的即是米汤。用米汤浆过的被子,既保暖,又耐脏,睡起来很舒服。今农村仍延用此法。

lhy(2015-03-2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