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地高 垒起民族教育的丰碑!

家乡区县: 柳州市城中区

办学目标

柳州地区民族高中(即柳州地区高中)系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中学,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探索民族教育规律,营造现代教育环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逐年上升,成为少数民族地区成功办学的突出学校之一。

办学理念

柳州地区民族高中
为民族地区的重点中学,学校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办学思想,始终贯彻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人才的民族教育指导思想,以教学为中心,向管理要质量,坚持科研兴教,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综合素质,努力做到让少数民族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上得去,在教学上闯出了一条“低起点、密台阶,勤反复、多练习、重批改、细讲评、培创新”的成功之路,探索出了民族学生“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办学路子。

校容校貌

作为中国现代教育改革、发展与创新十佳示范校,学校特别注重营造现代教育环境,培养学生的现代素质。学校布局合理,

柳州地区民族高中
教学区、运动区和生活区划分明确。学校建有完善的综合教学楼、教学教研楼、教师宿舍楼、学生公寓楼、食堂、体育馆、图书馆、科技楼,以及标准的塑胶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网球场等。学校教学“十室”装备齐全,教学仪器设备、图书报刊资料、电教设备、体育卫生器材、音乐艺术教学设施均达到了国家I类标准,图书馆藏书100000多册,电子图书近十万册。

1998年,学校率先建成了计算机校园网,教师家家有电脑、教室间间多媒体、学生人人一卡通,实现了教学、借阅、食堂消费、校内购物、进出登记及各种考勤等计算机系统管理化,这被中央电教馆领导称赞为全国中小学首创。学校先后被确认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和广西计算机网络实验学校。同时,学校积极构建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校园人文环境,努力把学校建成民族团结、设施完善的家园,教学严谨、学风扎实的学园,身心健康、团结和谐的乐园和环境优美、精神文明的花园。

师资队伍

学校拥有一个热爱民族教育事业,廉洁奉公,团结务实,高效创新的领导班子。

校长黄祖应,壮族,特级教师,全国中小学骨干教师,广西21世纪园丁工程A类人才,全国模范教师。

党委书记蓝焕锋,壮族,特级教师,全国中小学骨干教师,自治区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副校长唐天早,壮族,高级

教师合影
教师,广西优秀教师,自治区教育法制工作先进个人。

副书记黄国宝,壮族,特级教师,全国中小学骨干教师,广西21世纪园丁工程A人才,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学校荣誉

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民族教育先进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全国民族团结模范单位、全国民族团

柳地高校园风貌
图册 5张
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依法治校示范校、全国民族中学示范校、中国现代教育改革、发展与创新十佳示范校、中国师德建设示范单位、广西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广西首批示范高中、广西十佳学校、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自治区文明单位、自治区文明学校、广西文明庭院、自治区德育先进集体、广西基础教育科研先进单位、自治区体育卫生先进单位、广西卫生优秀学校、自治区综合治理治安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先后被确立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广西计算机网络实验学校、广西校长岗位培训基地、广西21世纪园丁工程研修基地等。

学校的民族教育经验先后被载入《中国教育年鉴》《中国名校辞典》《中国民族教育》《中国教育发展年鉴》和《中国名校大典》。1998年,《中国教育报》以《这所民族中学为何红火》为标题深入报道了该校的办学经验,把该校誉为金凤飞起的地方;2006年广西电视台连续两次全面报道了该校的办学成就;2006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慕名报道了该校的民族教育成就,向全世界宣称三个“想不到”:一是想不到坐落在柳州不起眼的地方,但学校的基础设施却是一流;二是想不到学校的师资力量如此雄厚;三是想不到学生的素质那么高,完全不像从山沟沟出来的。2008年,《当代广西》以《垒起民族教育的丰碑》为题全面报道了该校的办学成就,《广西日报》以《治学有道办学有方》为题介绍了该校的办学经验,在广西教育界引起了巨大轰动。

办学成绩

历年来,学校的高考升学率一直在广西同类学校中位居前列,而且年年有提高,年年有亮点。1994年,在该校民族班就读的融水苗族自治县中寨乡民洞村壮族孪生姐妹覃刚力、覃毅力双双考上清华大学,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此作了报道,中央电视台还为此制作了专题节目《苗山飞出双金凤》。2004年,壮族学生王馨获得了广西高考文科状元并应邀参加中央电视台幸运52节目录制。

1991年以来,该校每年都有十几人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先后涌现了覃晓丹、廖璇、黄桂恒、欧俊延、王馨、曾令全、黄舜昌、韦健彪等一批广西高考状元。先后有41名考取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的学生获得了每人三万元的来宾市李宁奖学金。考入清华大学的126名学生中少数民族学生占了97名。2006年高考408人上一本线,上线人数列广西第二;875人上二本线,上线人数列广西第三。2007年高考437人上一本线,上线人数列广西第二;1017人上二本线,上线人数列广西第二。2008年高考493人上一本线,上线人数列广西第二;1028人上二本线,上线人数列广西第一。至今一共有9名同学在这里夺取了高考状元!140名同学从这里走向了清华!38名同学在这里考取了北大!

对外交流

2007年,全国民族中学教育协会指定在该校举办了全国民族中学新课改经验交流会,学校真正成为了广西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示民族教育成就的窗口。

作为全国民族中学示范校、广西首批示范高中和广西十佳学校,该校十分注重发挥自身的示范、辐射作用,长期对口支援三江侗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金秀瑶族自治县、忻城县、贵州荔波县等少数民族自治县和国家级贫困县的教育发展,并在全国率先开创了一种集体支教模式。该校现为西部地区教育顾问单位

,学校在办学理念、课程改革、校本培训、教学整合、教育经费等方面对受援校予以全力支持,定期指派干部、骨干教师到受援学校传授管理、教学经验,为当地培养了不少优秀人才,并推动了周边地区民族教育的快速发展,学校多次被评为市直支教工作先进单位。自2007年起,该校又根据广西教育厅关于扶持贫困县、市民族教育的文件要求开始面向宁明、龙州、天等等10个县、市招收一个民族班,为推动周边地区民族教育的和谐发展与民族地区的和谐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988年,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民委主任司马义·艾买提亲自到该校视察民族教育工作,对该校的民族教育予以了高度评价。1992年,中共中央委员、国家教委党组书记、副主任何东昌同志到该校视察,并为学校题词“发扬民族优秀传统,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2000年国家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同志到该校视察,对该校的民族教育现代化的探索予以了高度评价,并欣然题词“更上一层楼”团队,两个校区。来宾校区传承柳州地区民族高中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成功的办学经验,形成了自身声誉、师资、管理等优质教育资源。

学校占地面积为267亩,校园宽敞大气,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布局分明;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施先进,生活条件完善,运动设备齐全。作为新建学校,各方面建设高起点、高规格、高要求,处于广西高中类学校中最高水平。

外界评价

《垒起民族教育的丰碑》

清华之路从这里开始,民族学生从这里腾飞,这是一所年轻而成绩斐然的自治区重点中学-----柳州地区民族高中。2001年高考7人上清华,2002年高考9人上清华,2003年高考又有8人上清华,连续12年录取清华大学的人数居广西各中学之首,被誉为“清华大学在广西的生源基地”和“少数民族人才的摇篮”。地高人用辛勤汗水和聪明才智铸就了一次又一次辉煌,她以骄人的办学成绩、良好的办学声誉,成为桂中大地一颗璀璨的明星。

建校23年来,学校始终

柳州地区民族高中
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办学宗旨,坚持以质量求生存、求地位、求发展的指导思想,并以优良的教育质量和良好的信誉享誉区内外,成为了一所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化学校,成为民族教育的窗口学校,学校民族教育经验被载入《中国教育年鉴》,并首批入选《中国名校大辞典》,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广西电视台、《广西教育报》等各级新闻媒体曾多次报道学校的教育教学成果和经验,被誉为《金凤凰飞起的地方》,得到了《垒起民族教育丰碑》的崇高评价。学校先后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全国民族教育先进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等荣誉称号,并被评为自治区文明学校,柳州地区文明单位标兵、来宾市形象学校。2002年12月顺利通过全区中小学素质教育水平一等甲级学校评估和示范性普通高中验收,成为了首批20所跨入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行列的学校之一。

柳州地区民族高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以德立校,依法治校,民主理校,科研兴校”为办学方略,以“以学生为本”为办学理念,以“道德高尚、素质全面、特长鲜明、思想活跃,身心健康”为育人目标,端正办学思想,规范办学行为,学校品位不断提高。这里有一流的教师队伍,学校现有特级教师13人,高级教师46人,全国优秀教师8人,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对象5人,区、地级AB类学科带头人11人,毕业研究生12人,他们都孜孜不倦,诲人不倦。他们立足民族学生起点低、学习基础差、心理素质独特的实际,坚持探索民族教育规律,采取直观教学、降低坡度等教学手段,先基础后深化,先具体后抽象,先单一后综合,有目的地铺设阶梯,逐步引导学生由单向思维向多向思维、浅表思维向纵深思维、节奏思维向连贯思维、紊乱思维向条理思维发展,开发民族学生的智力,使民族学生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各族学生在“严谨求实、奋进创新”的地高精神熏陶下茁壮成长。20多年来,先后有几千名学子从这里迈入大学的殿堂,特别是少数民族孪生姐妹覃刚力、覃毅力同取清华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

柳州地区民族高中在邓胜利校长的领导下,还深入推行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新目标,新阶段,即营造现代教育环境,提高各族学生的现代素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校也正朝着具有民族特色又充满现代气息的全国示范性普通高中目标迈进。1998年,学校参加了教育部“九五”重点课题《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素质教育实施》的科研实践,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学校被授予“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光荣称号。学校的“现代化”教育环境已初具规模。三机一幕齐全,全校配备闭路电视系统、多媒体电教室、语音室、电子阅览室。教师家家有电脑,校园网遍及各部门及教师家庭,学生人人一卡通,学校将胸卡佩戴、食堂用餐、校内消费、进出校门、上网、借书等全部纳入计算机管理系统,这被中央电教馆称为“全国中小学首创”,也得到了教育部张保庆副部长的充分肯定,题词“更上一层楼”。

师生携手共进,换来满园桃李芬芳,柳州地区民族高中以优秀的教风和奋进的学风,一代又一代地谱写辉煌。广西电视台曾以“柳州地区民族高中以每年都有一批少数民族学生考取清华大学而闻名暇迩”高度赞誉该校,在此我们也祝愿地高办出民族特色,办出现代特征,让“今天我们为地高而骄傲,明天地高为我们而自豪”这句话更富有感召力和影响力,垒起民族教育的丰碑,让民族学生在这块沃土上茁壮成长。

 

周生生(2015-03-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