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都六盘水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三线建设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半个多世纪以来,来自四面八方的建设者千差万别的生活饮食习惯,与本土的饮食习惯不断碰撞、交流、融合,使得这片热土上的饮食文化更加丰富多彩。而凉都特殊的立体式气候地形地貌,以及广袤山野良好的绿色生态系统,更进一步将本土的特点全面发扬光大,滋养出了凉都六盘水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
而作为六盘水特色食品的羊肉粉,绝对是六盘水市民最喜爱的小吃之一,也是人们早餐的主食。一年四季,从早到晚,无论你走到哪条街道,哪条小巷,随处都能看到门头挂着的不同名称的羊肉粉招牌。
外出的游子,只要回到六盘水,很多人都是未进家门就先去羊肉馆,吃饱了,过瘾了,解了思乡之谗才回家。远方的客人来到六盘水,热情好客的主人,也总是爱用羊肉粉来款待客人,可见人们对羊肉粉的喜爱了!
舌尖上的六盘水,因了那一碗碗飘散着浓浓香味的滚烫的羊肉粉,而让生活多了一份热烈。
向佳羊肉粉
汤鲜味美顶呱呱
都说“向佳羊肉粉”因为羊肉纯,不掺杂其他肉类作假,生意非常好。在一个细雨密密的早晨,我们决定去一饱口福。
刚走进徳坞马姚路口,就看见一排排汽车停放在路旁。看来,绵绵细雨也没有挡住人们争相品尝向佳羊肉粉的热情。
进到店里,一股羊肉的香味扑鼻而来,顾客人来人往。热闹的大厅显然已经没有座位,同行的我们只能在屋檐下的棚子处找到了位置,穿着统一服装的工作人员接过我们的号牌,抓束米粉,放进漏勺,先在开水里烫几下,再盛进大碗,捡起羊肉片或羊杂一层层铺放在上面,又用羊汤烫几次,然后掺入原汤,放好羊油,撒上花椒面、蒜苗、香葱、芫荽等佐料,一碗色香味俱全的羊肉粉就抬上了桌,朋友还动手夹上了一碟酸甜香脆的泡萝卜,在“滴答”雨声的陪伴下,一碗羊肉粉,让我们享受到了酐畅淋漓的爽劲。
店主告诉我们,“向佳羊肉粉”讲究的是一个“纯”字。羊肉一定是本地的黑山羊,羊肉的煨炖、原汤的处理、火候和时间的掌握、红油的炼制、佐料的选配等工艺流程都有一套独家的秘诀。十几年来,“向佳羊肉粉”的制作工艺有增有减,但其基本制作方法从未变,故汤鲜味美一直保持至今,加上从不掺杂其他肉类作假,所以受到了人们的喜爱,不少人在双休日都愿驱车来这里一饱口福,“向佳羊肉粉”自然成为水城名吃。
蒲义黑山羊肉粉
别样风味在心间
来到位于火车站附近的“蒲义黑山羊肉粉”,只见不大的店面里顾客盈门,店主蒲义热情地招呼着络绎不绝的食客,生意十分兴隆。
稍坐片刻后,一碗滚烫的的羊肉粉已置餐桌之上,滚烫的羊肉汤,红通通的油辣椒,细腻白嫩的肉片,翠绿的芫荽,再配以白玉般的米粉,令人谗涎欲滴,闭眼轻吸,浓浓香味溢满内心,烫烫麻辣的粉儿肉儿入口,不论是快嚼慢品,一种别样的风味荡漾心间。
有着20多年经营羊肉经验的店主蒲义告诉我们,该店采用的羊肉,均为威宁的纯黑山羊。由于威宁山多,药材遍布,荆棘丛生,适合本地黑山羊的生长,这些山羊在野外放养,肉质鲜嫩、肥瘦适中。为了保证羊肉的质量,店主每天下午都要驱车前往威宁,亲自挑选上等的本地纯黑山羊。
“蒲义黑山羊肉粉”的汤,讲究原汁原味的“鲜”字。羊及时宰杀后,烫皮去毛洗净后下锅,辅以蒲义独家配制的秘方香料,先大火煮沸,然后用文火慢熬,汤的味道又香又鲜。
如今在六盘水众多的羊肉粉馆中,“蒲义黑山羊肉粉”的品牌十分响亮,食客众多,除了位于火车站的总店外,“蒲义黑山羊肉粉”已在新客车站、双水小广场、老城南门桥,凤凰新区等开了分店,且家家生意红火。平均每天都要宰杀5只山羊、用去1200斤米粉。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