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粉
最好的美食是属于故乡的。
拉粉对我而言就是这样一道美食。无论去到那里,看到拉粉都想点上一碟尝尝,但老是觉得比不上小时候学校门口那一碟。那时候,每逢周日的早上,捏着母亲给的5毛钱,挤进拉粉箱周围的人堆里,伸长手高举着钱,大叫老板“做一碟5毛的!”要叫上好多次,老板才会从缭绕的白烟雾里钻出来,接过钱,又重新钻进去,再等一会一碟热气腾腾的拉粉就会端了上来。
这么多年过去,学校门口那家店早就关门了,也许是老板赚够了,收山回家养老了,也许是卖拉粉的店多了,竞争大了,生意不好做了。
那就遂溪的也好。
这家店在遂溪县城第四小学门口,也是用白铁皮做的拉粉箱拉出来的,粉也很爽滑,酱汁是熬煮过的,并非是没有技术含量的酱油加葱油,不太咸,里面絮状的据说是蛋花。老板把两个抽屉拉开,把里面的粉卷在一起铲上碟子,再浇上酱汁就可以趁热吃了。
趁热是关键!因为拉粉是最不能接受打包回家吃的美食,时间稍长,滑嫩的粉皮就挤成一堆,口感大打折扣,必须趁热吃。
加上一点标配的蒜蓉辣椒,一瓶标配的鲜奶,一个美妙的早晨从此刻开始。
冒菜
在凯德广场斜对面,立交桥底,有一家卖重庆小吃的小店。门脸逼仄,店面简陋。加上两旁公路车水马龙,烟尘滚滚,实在不是个开店的好地点。
我在某个极度思念麻辣味道的中午,走进去试试。一碗酸辣的肥肠粉让我一尝倾心,酸酸辣辣的味道里还带有花椒独有的麻劲头。把味蕾一下全刺激活跃了,让人胃口大开。
那家小店,除了肥肠粉,还卖牛腩粉——当然也是重庆味道的,还有店主大力宣传,夏天才有的,说是用大山里最天然的食材做出来的神秘凉粉。一直想试试,一直没有试。因为后来,我移情别恋,爱上了那里的冒菜。
开始不懂,专门百度了才知道,冒菜其实是成都特色,通俗的说,就是一个人的火锅,而火锅就是一群人的冒菜。
店面里,有不少点了冒菜的人喜欢拎个小竹篮在那洗干净,排整齐的各种蔬菜面前逐一挑过去,再交给老板去烹煮。我则喜欢让老板随便。
“随便”话音刚落,老板就拎起小竹筐,双手翻飞,这个来两块,哪个夹两条,每次搭配都不同。不煮好,浇上红彤彤,热辣辣的汤汁端出来,你都不知道今天的冒菜里会有什么,我懒,也喜欢这种最后才开盅的乐趣。
食材里有什么?莲藕、豆芽、海带、腐竹、豆腐炸、鸭红、白菜、土豆、青瓜、嫩笋......数不清,也不会固定。反正市场里有什么,冒菜里就会有什么。我还会额外加点粉,或者是河粉或者是米粉或者是薯粉,那样才觉得这一餐是正餐而不是小吃。
守着一碗专属的火锅,除了麻辣,每一口都是完全不同的味道与口感,吃到后面,大汗淋漓,鼻涕直流,狼狈却爽快无比。更妙的是,这里比较正宗的味道吸引了不少思乡的辣妹子光顾,每每我从烟雾缭绕的大碗里抬起头,总会看到说着重庆话,窈窕曼妙的妹子,让人神思恍惚。那种感觉就是额外附送的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