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名胜—第一山

家乡区县: 江苏省盱眙县

     第一山风景区位于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境内。

第一山雄踞淮水南岸,原名南山,因盛产都梁香草,故又名都梁,这也成了古县盱眙的别称。北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书画家米芾赴任涟水知军,由国都汴京(今开封)经汴水南下就任,一路平川。入淮时忽见奇秀的南山,诗兴勃发:“京洛风尘千里还,船头出汴翠屏间。莫论横霍撞星斗,且是东南第一山”,并大书“第一山”三个大字。从此南山易名“第一山”。

    登第一山,只见山好水好,钟灵毓秀,竹柏森森,古树参天,又有芳草幽径,茂林修竹。拾级而上,听得鸟啼蝉鸣,兼之清风徐徐,使人心旷神怡。更有佛家吟唱,书院碑廊,名家题刻,文人遗迹。一路行来,既领略了靓丽的风景,又感受了浓浓的文化气息。

    第一山融儒、佛、道于一炉,集自然与人文、历史与文化于一体,取南北之精华,通古今之血脉。这座历史文化名山具有兼收并蓄、包罗万象的博大胸襟。正如同登临第一山顶峰之时的感受,登高远眺,淮水浩浩汤汤,青山绿水交错相映,一片山光水色,渺渺茫茫,空阔无边。

    在游览这座历史文化名山之前,首先要到孔庙拜见孔圣人。孔庙是供奉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庙宇,又称文庙(文宣王庙)。南宋绍兴十三年(1143年)始建于慈氏山麓,明万历年间,重建于第一山麓。八百年来,屡废屡建。孔庙大成殿毁于1976年,重建于2001年。雄伟壮丽的大成殿以长淮为泮池,以青山为依托,横空出世。殿外重檐九脊,黄瓦飞甍,殿内斗拱交错,金碧辉煌。
门头海蓝色横匾上“大成殿”三字为康熙御书。孟��以金声玉振赞誉孔子:奏乐从击钟(金声)开始,到击磬(玉振)结束,金声玉振是奏乐的全过程,比喻孔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成。所以这座宫殿式建筑称为大成殿。大殿中心为孔子塑像,两侧为四配的牌位,东侧为复圣颜回、述圣孔伋,西为宗圣曾参、亚圣孟轲,后面供奉着十二哲,即孔子的十一弟子和朱熹。祭孔时,四配与十二哲配祭孔子。明伦堂左右两斋,一为进德,二为修业,这古老的学宫是孔庙建筑群的一部分,曾是泗州试院。人们期望山川雄秀出奇杰之士,道光年间捐修者甚多,当时它以巨大的规模称雄安徽省(当时盱眙属安徽)。明清县试在明伦堂举行。童生要考取秀才(生员)须经县、府、院三试,仅县试就要考四、五场。明清时的明伦堂前,每当大考之日,黑黝黝的四更天,考生就手提灯笼、书籍、食物,胸挂蓝布袋(作放置试卷笔墨用),接踵而至。繁星似的灯笼长阵一直延伸到大街上。三试之后的幸运者,要成就功名还得通过乡试、会试、殿试。可悲的是,有人考到白发苍苍还是个“老童生”,诗云:县考归来日已西,老妻扶杖下楼梯;双手附耳殷勤问,未冠今朝是甚题。“未冠”就是尚未加冠,说明这眼花耳背的老头儿还是个“学童”!

    前面就是东坡草亭。一生坎坷的苏轼(1037-1101年)小米芾十四岁,却先他六年而逝。苏轼,字子瞻,四川眉山人,嘉祐进士,先后任杭、密、徐、湖四州知州。元封二年因“乌台诗案”被陷入狱,后屡遭贬谪,徽宗时客死常州。其文章汪洋恣肆,其诗词清新豪放,又擅行楷,工画竹,通音律,是文学艺术史上不可多得的奇才。苏轼在元封七年(1084年)被贬黄州五年后,调任汝州团练副使。他从黄州沿江东下,千里跋涉,年底达泗州。途中举家重病,幼子去世,资用花尽,二十余口,不知所归,虽汝州尚远,却不愿求人。其间因淮水结冰,苏轼滞留盱眙多日,几次游历南山,写下了好多首感人的词作。当代书法家尉天池所书的《行香子》草亭碑就是表达了当时的一种心境。如北望“野水荒湾”,于寒冷、枯寂的严冬,上第一山寻找春天:“其寻春,飞步孱颜。”果然多情的春天亲近诗人:“和风弄袖,香雾萦鬟。”同时也找到了欢笑:“正酒酣,人语笑,白云间。”超越了人间辛酸,飘飘欲仙。然而陪同的泗州太守兴尽而去:“望长桥上,灯火乱,使君还”。此时“玉宇清闲”,唯苏子“宴坐空山”,万般滋味忽上心头。

   自此向上便是闻名的玻璃泉。米芾来游,咏“玻璃泉浸月”诗,遂成都梁十景之一。诗云:半山亭下老苔钱,凿破玻璃引碧泉。一片玉蟾留不住,夜深飞入镜中天。表现了每当月到中天,清泓倩影,疑是天上人间的美丽情景。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监察御使张惟恕命修玻璃泉亭,仲夏酷暑,张挥汗如雨、策马而来,作《玻璃泉亭记》:以泉喻德,以心观泉,望流忘饥,濯泉自洁,于烟云拥翠、草麓凝华之中洞彻真机。唐宋以来的诗家咏玻璃泉诗难以计数。

   壁上的“玻璃泉”为冯守书,“第一泉”为葛廷章书,可堂所书的“月到风来”,则写出了玻璃泉之夜的怡然和诗情。当日寇蹂躏我大好河山,爱国义士邱国珍便赫然刻上“驱除倭寇,还我河山”,表达了国人的民族气节。玻璃泉壁左侧的《泗州普照禅寺灵瑞塔》为元朝大书法家赵孟頫晚年的佳作,勒于延祜五年(1318年)。由残碑可测得原高2.5米,宽1.7米,加之碑文长达千字以上,这在赵刻中是极为罕见的。此碑原在泗州城,由于移至第一山,才没有与城同没水下。这是建于唐玄宗时的古泗州城留下的珍贵遗产。

 

萌萌的你的我(2015-03-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