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南湖,身为嘉兴人就觉得老骄傲了!
嘉兴南湖与南京玄武湖和杭州西湖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湖”,素来以“轻烟拂渚,微风欲来”的迷人景色著称于世。其位于嘉兴城南,因此得名“南湖”。南湖原名滮湖、马场湖,又叫东湖,嘉兴城西南有西南湖,原称鸳鸯湖。现在,南湖已经并入了南湖风景名胜区,其位于嘉兴市区,规划区域总面积276.3公顷,其中水域面积98公顷。
南湖风景名胜区也是国家AAAAA级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华东旅游线上著名的旅游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南湖的主要景观有南湖革命纪念馆、会景园、湖心岛、南湖红船、英雄园、揽秀园、伍相祠、南湖渔村、沈钧儒故居、放鹤洲、小瀛洲、生态绿洲、梅湾老街。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几个特别出名的。
南湖革命纪念馆成立于1959年,是中共“一大”嘉兴南湖会址的保护和管理机构。1985年9月,邓小平同志为南湖革命纪念馆亲笔题写馆名。1991年6月,嘉兴人民集资360多万在南湖之滨建成南湖革命纪念馆新馆,纪念馆从空中俯瞰为一个硕大的党徽图案,占地面积3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80平方米,展厅布置了《开天辟地大事变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基本史料陈列和辅助专题陈列以及部分革命文物。1997年,南湖革命纪念馆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会景园坐落在南湖的南岸,呈半岛形,占地面积33600平方米。园内假山瀑布、楼台庭院、林荫步道、古桥流水,充分展现了江南园林风格。望湖楼与烟雨楼遥相呼应,醉仙楼传承了金庸小说的神韵,红菱长廊体现了江南水乡风情,望湖广场是嘉兴市民和八方游客观光休闲的好去处,也是群众游园文娱活动和节日庆典的重要场所,游客服务中心、入口广场、渡游船码头,是南湖风景名胜区内重要的接待服务设施。会景园融望湖赏景、旅游休闲、文化娱乐和旅游接待服务于一体,是浏览南湖风景名胜区的主要入口。
湖心岛位于南湖中心,全岛面积17亩。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嘉兴知府赵瀛组织疏浚城河,将淤泥垒土成岛,次年移建烟雨楼于岛上。清以后又相继建建成清晖堂、孤云簃、小蓬莱、来许亭、鉴亭、宝梅亭、东和西御碑亭、访踪亭等建筑,形成了以烟雨楼为主体的古园林建筑群,亭台楼阁、假山回廊、古树碑刻,错落有致,是典型的江南园林。
嘉兴南湖不仅以秀丽的烟雨风光享有盛名,而且还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胜利闭幕而备受世人瞩目,成为我国近代史上重要的革命纪念地。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秘密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一共13人,分别代表全国7个早期共产主义组织,50多名党员。会议进行至中途,遭法租界巡捕的袭扰而被迫停会。根据上海代表李达的夫人王会悟的建议,“一大”会议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继续举行。 8月初,代表们从上海北站坐早班火车来嘉兴,当即由王会悟带领,坐摆渡船到湖心岛,再由小拖梢船接上王会悟预雇的开会游船。代表们以游湖为名,让船主把船停泊在离烟雨楼东南方向二百米左右僻静的水域,上午11点左右,“一大”南湖会议正式开始。会议首先审议并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经过无记名投票,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三人组成党的全国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任中央局书记,张国焘分管组织,李达分管宣传。下午六点多钟,会议完成了全部议程,胜利闭幕,庄严地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大会在闭会时全体代表轻声地呼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共产党万岁!第三国际万岁!共产主义万岁!”
会议结束后,代表们先后悄悄离船,当夜分散离开了嘉兴,他们把革命的火种带向全国各地,中国的历史从此写出全新的篇章。这条“一大”纪念船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南湖红船”是一艘代表中国共产党的红船。
嘉兴革命烈士陵园,亦名英雄园,始建于1969年,原址为市区三塔,是建国后为纪念曾经为嘉兴解放而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而建的,后因城市规划,于1996年5月搬迁到南湖风景名胜区。坐落于南湖风景名胜区南溪园中,占地面积30.1亩。为了更好的缅怀先烈,教育后人,更好地发挥烈士陵园的瞻仰、纪念和教育功能作用,改善南湖景区的整体形象,于2005年12月开始,历时4个多月,投资600多万元,对烈士陵园进行整体改造,于2006年清明节前竣工对外开放。
揽秀园位于南湖西侧,占地11300余平方米。揽秀园之名出于《浙江通志》:“秀水东会沪渎,西控语溪,襟带具区,独揽其秀”之语,是南湖风景名胜区内的一处文物碑刻主题公园。
揽秀园以“文星桥”、“仿古街”为中心,分南、北两园,北园于1994年5月竣工并对外开放,南园正在规划中。北园西侧以中轴线对称,四进庭院式风格,东侧为自由开放式园林布局。全园建有碑廊270米,镶嵌历代大小碑刻95块,许多碑刻出自历代著名的书画家如文徵明、赵之谦、何绍基、吴昌硕、任伯年等大家之手,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和艺术欣赏价值,其中唐代吴道子手绘“出海观音”石刻,神态祥各自然,栩栩如生,明代大书画家董其昌手书“嘉兴府学重修明伦堂记”碑记共1100余字,行笔流畅,风格逸秀,堪称镇园之宝,揽秀园独特的碑刻文物,蕴含了历史、文化、艺术等深层内涵,是嘉兴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沈钧儒纪念馆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城南,是为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杰出的民主战士沈钧儒先生而建,设在沈钧儒故居内。沈钧儒(1875—1963),字秉甫,号衡山,浙江嘉兴人。他从一个科举出身的进士成为一个坚强的民主主义者,进而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战友和杰出的党外共产主义战士。新中国成立后,沈钧儒历任第一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第一、二、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一、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等职,是我国德高望重的老一辈国家领导人之一。沈钧儒故居建于清代晚期,具有太湖流域和新安江流域两种传统建筑文化的特征,粉墙黛瓦,古朴典雅,有一定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是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