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石狗是古代汉族民间信仰之一。作为一方的守护神,安放在人们经常出入的必经之处,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狰狞、威严的面孔让人看后总会产生不友善的感觉。于是,崇尚礼教的雷州汉族劳动人民便对石狗的形象进行了艺术塑新,雕刻其昂首咧嘴、含笑露善,如司仪迎宾,从此,石狗又被人称为“司仪神”。 雷州石狗[1] 是雷州人民时代繁衍生息中遗留下的宝贵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汉族民间艺术创作。很可惜,在文革期间,石狗被视为“四旧”而遭劫,许多石狗被砸毁,弃之深山荒野,有的湮没泥沙、河渠,难觅其踪。
雷州石狗分布不均匀,呈现沿海多、内陆少,西部多、东部少的特点。主要分布在徐闻、雷州(原海康县)、廉江、遂溪等地乡村的村头、巷口、庙宇旁,以及房屋门前、水塘边。其中以徐闻县迈陈镇、角尾镇;雷州市龙门镇、覃斗镇;廉江市营仔、横山镇、良垌镇;遂溪县江洪镇、草潭镇等地的石狗数量为多。不同地域发现的石狗形态差异很大,区域间发展演变的序列特征比较明显,一般发现石狗的村庄建村年代都比较早,最迟也在清末民国时期。据不完全统计,雷州半岛遗留的石狗近万只。目前,仅湛江、雷州等地博物馆收集到的石狗已有近500只,大部分石狗或散落在乡野荒郊、村头巷尾,或掩埋地下,或由村民自行保管。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