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德安里位于普宁市洪阳镇。建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为广东水师提督方耀府第。德安里又分老寨、中寨,老寨建筑布局俗称百鸟朝凤,中寨为四马拖车式。寨内有祠堂、佛堂、客厅、书斋、卧室、楼阁、莲池、花园、仓库、刑室等,房屋数百间,面积4万多平方米。外面修护城河,为广东罕见的大型府第式建筑组群。后来,方耀家族还在德安里(中寨)南面不远处新建了庞大的新德安里。现德安里(老寨、中寨)的一部分作普宁第一中学校舍,部分作为民宅。新德安里为镇府使用。
德安里,这座清朝广东水师提督方耀家族的集居寨,几乎涵盖了揭阳民间建筑的精华。它分老、中、新三寨,老寨为“百鸟朝凰”,中寨与新寨为“驷马拖车”,三寨相连,规模尤为壮观。德安里的木雕、石刻、嵌瓷工艺,静物典雅精美,动物栩栩如生,形神兼备。
普宁的英歌舞,是一种极富土风味的民间舞蹈。2005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者扮演的是梁山泊的英雄好汉,每个舞者的脸谱和服装各代表一个梁山英雄,他们手执尺二木棒,在“咚咚锵……”的锣鼓声中腾跃前进,手中木棒有节奏地敲击旋转,配合着阵阵的吆喝声,那声势有如在古战场上冲锋陷阵、搏斗格杀。英歌舞由潮汕底层文化发展而来,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它紧紧结合民间的民俗活动,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当普宁的英歌队来到德安里,当这两种极富揭阳民俗风情的文化结合在一起,那画面就成了经典。它几乎就是揭阳文化的一个缩影——悠久而丰富,拼搏而和美。
(很好看,有机会一定要亲自去看看)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