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要一中位于高要市城区内,与著名的国家级旅游历史名城肇庆市一江相望,二桥相通,是目前本地区面积最大的学校之一。
高要一中确立了“以人为本、务实创新、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和“学生成才、教师成长、学校发展”的教学理念。创建“书香校园”就是为了更好地体现此理念。
学校为创建“书香校园”做了大量工作:
教学投入
1、注重硬件建设的投入。学校建有自己的校园网站,有1000兆主干校园网,60%的教室已经配备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平台;学生每10人拥有l台计算机,供学生上网和阅读电子读物的电脑有300多台;图书馆藏书达88134册,电子图书平均每生20册,每生图书25册。建立和完善了图书借阅制度,并
高要一中2011年高考百日誓师大会
高要一中2011年高考百日誓师大会(2张)
安排专人负责图书,报纸,杂志的管理,合理安排学生的借阅时间,使这些图书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校更加注重更新校图书室的藏书和增加校阅览室的报刊杂志。调动图书管理员的工作积级性,方便学生全天借阅,使学生真正拥有自己的“精神财富”。
2、张贴或悬挂各种宣传标语。加强校园环境建设,突出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校园醒目的位置张贴创建“书香校园”的宣传画等。我校给人的感觉是校园文化气息浓郁。校园里适时挂着横幅,例如在新生入学时在校园内挂着“希望在一中扬帆,梦想在一中起航”,在教学区挂着“造就实力凭努力,决定高度靠态度”、“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在饭堂里挂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等等,这些标语无不寄托着学校对学生行为规范的期盼,还有宣传橱窗等阵地张贴宣传标语、宣传画、名人名言等。在每班的教室内也挂有贴有标语,无处不营造出一种浓郁的书香文化氛围,让学生感受书香的味道。校园罩呈现出了“德馨绿满园,诗书香满楼”的现象
师资培训
坚持不懈加强师德建设。学校始终把师德教育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我们重点突出“五个抓”:一抓学习,开展以“铸师魂、扬师德、树师表、正师风”为主题,以“白重、自省、自警、白励”为主要形式的师德教育活动。二抓典型,通过树立黄惠萍、苏学玲、陈命起等先进典型,弘扬正气,营造敬业奉献的师德氛围。三抓考核,每学期、每学年都对教职工的师德师风进行考核评价,引导教职工努力做到受学生欢迎,让家长满意。四抓评比,每年开展评选“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等活动。五抓表率,在开展先进性教育和“八荣八耻”教育活动中,号召党员“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争当高要一中排头兵”、“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榜样”,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
营造书香环境
我们积极开展读书活动和德育科研,探索传统道德与现代教育、环境与生存教育的新形式,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智和高尚的人格。学校在全体学生中开展“读中国古典名著,品传统人格魅力”的活动,培养学生“人人知书识礼、个个崇德尚情”,努力探索传统道德与现代教育对接的模式。学校积极开展德育课题研究,在“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中,效果显著, 《网络环境下的学校德育研究》获国家级成果一等奖。
学校充分利用文学社、宣传栏、班级板报以及广播站、学校网站、校长信箱等文化阵地,积极组织各种社团,活跃校园文化。“南燕文学社”定期出版报刊,邀请专家讲学,培养了大批写作人才。我校是“全国青少年集邮示范基地”,在省内外有一定的影响力。2008—2009学年度组织学生参加省集邮协会举办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广东省青少年邮集制作大赛,有6位同学获奖,其中苏晓梅同学的《中国杭天之路》获省三等奖,其余获纪念奖,我校荣获“组织奖”,苏学玲老师获“优秀辅导员”奖。并于2009年1月举行巡回展,师生踊跃参观,师生从方寸中感受到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每年一届的“高要一中体艺节”为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学生课外活动多姿多彩,有书画、音乐兴趣小组、文学社、合唱团、舞蹈队、田径队、篮球队等。通过这些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丰富了我校教育资源的内涵。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