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石的殿堂 游客的天堂_—灵璧奇石文化园散记

家乡区县: 安徽省灵璧县

过张氏园亭遗址,就来到拜石轩。宋书画大家米芾爱石成癖,尝著朝服持笏,见石即拜,呼石为兄,人称米颠,亦称石痴。此轩即以此取名。过拜石轩即入浮磬亭。浮磬亭以《尚书。禹贡》“泗滨浮磬”取名。《水经注》云:泗水之滨有浮磬。石在水旁,水中见石,似石水中浮然。此石可为磬,故谓之“浮磬”。浮磬亭浮于湖面。逢夏,静坐亭中,湖风徐来,凉爽至极。出亭有九曲桥。过桥上岸,即到双贤亭。双贤亭为纪念撰写《张氏园亭记》的苏轼和著朝服持笏拜石的米芾而建。
过双贤亭,向左可到万寿亭。直前则到落虹桥。落虹桥是座拱桥,若一弯彩虹卧于湖上,故名。桥又像一条弯弯的玉带,故俗名又称玉带桥。过落虹桥,就是古灵璧八景之一的汴柳摇金。当年,隋炀帝为扬州观花,修凿大运河。首期工程通济渠古称汴水,灵璧是一个新兴的转运码头。明诗人张凤仪《汴柳摇金》诗曰:"炀帝行宫汴水坡,沿河栽柳护危堤。垂垂细柳抽春叶,袅袅轻花拽慕枝。”汴柳摇金前面有游船码头,停泊着大大小小各式游船。再往前就是凤仪门。凤仪门其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门,而是建在湖边的一道白色的虚空的门,类似牌坊,位于文化园大门、主体建筑汴阳楼的主轴线上。
园的东部是石之音主题区,设八音广场、亲水观景台、石啸广场。园的东南角是历史文化长廊,用八面浮雕再现了灵璧石光辉历史。这八面浮雕刻画的是八位爱石特别是灵璧石的历史人物:其中有四位帝王,四位文人。四位帝王中有两位盛世皇帝:一位是敕封灵璧石为“天下第一石”的乾隆帝;另一位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另两位是末代皇帝:一位是宋徽宗赵佶,他酷爱山石,为营造万寿艮岳,取天下瑰奇灵石运往开封,史称“花石纲”,灵璧石为强征之首,后人把这位酷爱奇石的皇帝看成玩物丧国的典型,有诗云:“万岁山来穷九州,汴堤犹有万人愁。中原自古多亡国,亡宋谁知是石头”;另一位是南唐后主李煜。四位酷爱奇石的文人分别是:苏轼、米芾、白居易和郑板桥。
灵璧奇石文化园占地300亩,其中水面100亩。陆地上,楼台殿阁古朴精美;园林奇石精妙盖世;奇花怒放草木扶疏。湖面上龙舟竞追,画舫轻摇。鸟鸣枝巅,鱼翔浅底。游人进园,顿时心旷神怡,如入天堂。
我的个人网络营销能力秀主页:http://abc.wm23.com/powering

我的新浪微博:http://weibo.com/3305906524

我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305906524

我的腾讯微博:http://t.qq.com/zhengxianqin1992

我的梧桐子家乡链接地址:http://www.wutongzi.com/kan/anhui/lingbi.html

梧桐子网站:http://www.wutongzi.com

小郑(2014-05-0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