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茶文化

家乡区县: 广东省英德市

英德茶文化
英红九号是1959年从引进的云南大叶群体中单株选择,经30多年的系统选育、区试示范利用育成的早芽丰产,优质高效益,适应性广的无性多大叶茶树良种,具有如下特点:
1. 早芽乔木大叶种,顶端优势强。
2.产量高,每亩188公斤以上。
3. 适制多种名优茶,品质优异。芽叶生化物质丰富,含茶多酚34.17%,儿茶素152.13mg/g,氨基酸2.06%,咖啡碱4.35%,水浸出物41.25%。、
4. 适应性广,耐寒。耐肥高产。
5.英红九号鲜叶中的香气物质,组分中含量最多的是芳樟醇及其氧化物,其萜烯指数值高达0.938。
英德茶文化
“南粤双溪”英德红茶,源自广东英德溪头乡黄岭茶,现盛产于广东英德英红镇一带,它色泽乌润,颗粒均匀结实,细嫩匀整,金毫显露,香气高锐,汤色红艳明亮, 金圈明显,滋味浓烈,饮后甘美怡神,清心爽口,养生益寿。加上牛奶、白糖后,色、香、味俱佳,较之滇红、祁红别具风格,具美容、养颜之功效。“南粤双溪” 英红九号是英德红茶的顶级品种系列,“南粤双溪”金装英红九号是顶级品种之一,标准是一芽二叶初展,香高味浓,汤色红艳,甘甜持久。
英德茶文化
英德绿茶 素以形美、色丽、香鲜、味爽的特色而备受消费者青睐。英德绿茶以大叶种绿茶为主。近年因外贸体制改革,红茶出口减少,为适应市场,“红”改“绿”,机械化生产绿茶逐渐上升为第二大茶类。90年代后约占现总产的70%以上。
品质特点:条索较肥壮香气清高,滋味浓醇甘爽;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匀绿黄。
一九八六年经广东省医务人员、微生物专家和环境保护专家等鉴定:英德绿茶含锰量高,具有预防肝癌效果,建议多饮英德绿茶。
英德茶文化
苦丁茶来源为冬青科植物大叶冬青(学名:Folium llicis Latifoliae)的叶,生于山坡、竹林、灌木丛中。分布于长江下游各省及福建。苦丁茶俗称茶丁、富丁茶、皋卢茶,是中国一种传统的纯天然保健饮料佳品,素有“保健茶”、“美容茶”、“减肥茶”、“降压茶”、“益寿茶”等美称。

英德茶文化

英德红茶出产于广东省英德市,“英德红茶”是与“祁门红茶”“云南滇红”齐名的三大红茶之一。
英德茶历史悠久,可上溯到1200多年前的唐代;英德茶文化源远流长,早在茶圣陆羽的《茶经》中,就有“岭南英德产茶”的记载。英红镇地处亚热带气候圈,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年均气温20℃,年均日照1862小时,年均降雨量2000mm,冬无严寒,夏无酷署。
1959年,直接利用云南大叶种鲜叶研制获得成功,1964年工艺基本定型,并通过中央四部(农业部、商业部、外贸部、一机部)鉴定。九十年代初研究开发出品质超卓的金毫茶产品,成为红茶之最,被誉为“东方金美人”崛起之速度令世人瞩目。
英德“英红9号”曾荣获英女王指定御用的“顶级红茶”。
英德茶文化
怡品茗公司是一家集种植、研发、加工及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茶叶企业。旗下包括英德市怡品茗茶叶有限公司(原广东英德茶厂,始建于1958年)、英德市大湾 原生态茶叶园区和怡品茗广州赢销中心。公司在成立之初,深知健康和品质在茶叶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研发创新,至今“怡品茗”品牌遍布 全国多个省市,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英德茶文化

擂茶粥是广东英德农村地区的汉族传统名点,“长相兀突,味道佳美”,“碗碗生津,匙匙养神”,是对英德风味擂茶粥最恰当的描述。当地农村,或联络感情,或招待宾朋,或婚嫁喜庆,擂茶粥是必不可少的礼待,俗称“半餐”。

英德茶文化

客家人热情,多以擂茶待客。待客擂茶分荤素两种。招待吃素的客人饮用,加花生、豇豆或黄豆、糯米、海带、地瓜粉条、粳米粉干、凉菜等;招待吃荤的人饮用,则加炒好的肉丝或小肠、甜笋、香菇丝、煎豆腐、粉丝、香葱等配料。
英德是古老茶区,唐朝时已建有“煮茗台”,后发展成英德特色的“擂茶粥”,经久不衰。此粥是将鲜茶叶、炒花生、生姜擂烂,加入沸腾的白粥调制而成,微苦而甘,可生津止渴,清热解暑、提神醒胃,食之不厌。过去农村缺衣少药,当地人治小病就靠“擂茶粥”。
做“擂茶粥”并不难,喜欢DIY的朋友自己动手“擂”一碗,吃起来 一定别有风味。
步骤:先放茶叶(或新鲜茶青)于擂盆内,槌成粉末,放入配料如生油、香炒花生仁、芝麻等,一起擂成糊状,再把刚煮熟的米粥(以不糊为度)倒入盆内,放入生盐,搅匀即可食用。
英德茶文化
英德茶文化英德茶文化
英德茶文化

网络营销能力秀主页:http://wm23.cn/dawn233

张纯翠(2015-03-3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