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位于中国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地带,是区域性交通枢纽,东距上海128公里,西去南京183公里,南濒太湖,与浙江省相邻,北依长江,境内有35公里的长江黄金水道岸线。无锡现辖江阴、宜兴2个县级市和崇安区、南长区、北塘区、锡山区、惠山区、滨湖区、新区7个区。全市总面积4788平方公里,总人口453万,其中市区人口228万。--无锡,拥有百年繁华的开放之城
无锡,诞生过中国最早的民族工商业、中国最早的乡镇企业。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民族工商业在无锡崛起,经济总量最盛时达全国第三位,被誉为"小上海"。 到七八十年代,乡镇企业在此发祥,为后来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百年来,无锡数次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独领风骚,最终发展成为工商业繁荣的都会以及重要的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以约占中国万分之五的土地、千分之四的人口,产出了中国近百分之二的经济总量,经济总量已连续多年位列全国前十位。
无锡是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制造业中心之一,已形成了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及汽车制造、高档纺织及服装、生物医药以及新材料五大支柱产业;无锡是中国开放型经济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目前,世界500强企业有有72家在无锡投资了134个项目,并形成令人瞩目的"日资高地"、"韩资板块"、"台资团队"、"港资群体"。
--无锡,孕育千年文明的和谐之城
无锡吴文化源远流长,太湖文化、运河文化底蕴深厚,工商文化特色鲜明。无锡建城的历史达3000多年,但史前原始群落文化可直溯到7000年前。无锡至今保留着龟背形平面格局,地址未迁,城名一以贯之。目前,无锡拥有各级文化保护单位总数达342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
无锡是吴文化的发祥地。3100年前周朝太王之长子泰伯南奔无锡梅里,"断发文身",睦亲和众,筑城立国,开创了吴国的历史,并由此带来中原文化与本地土著文化结合,形成独特的吴文化。
无锡是吴文化最古老的"储存器", 泰伯墓、泰伯庙、伯渎港见证了吴文化的产生与发展。而近年来震动全国的诸多考古新发现一再改写无锡的文化史。江阴高城墩遗址列为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首,江阴祁头山遗址列为2001年中国25项重要考古发现之一,宜兴骆驼墩遗址列为2002年中国考古六大发现之首。无锡鸿山越国贵族墓入选2004年十大考古新发现。2004年鸿山遗址列入十一五国家重大遗址保护名录。
无锡也是吴地文明最富特征的区域。泰伯"尚德"之举,东林党人"经世致用",荣氏家族实业报国等无不彰显着吴文化柔韧、智性、务实的文明特质。而宛转清丽的吴歌,清脆流畅的锡剧,圆润喜福的惠山泥人,古朴雅致的宜兴紫砂,无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都一一构成了吴地文明独特的风景。
无锡是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早在宋代,中国文化还在倡导重农抑商的时候,无锡就兴起了浓浓的重商、安商、亲商之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初,随着民族工业的崛起,无锡进而成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中国工商文化最典型的代表。
无锡的外交家、思想家薛福成提出了"以工商为先"、"寓强于富"的思想;洋务派官僚杨宗濂、杨宗瀚兄弟兴建起无锡也是江苏省第一家私营企业--业勤纱厂;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创办众多实业,成为当时著名的"面粉大王"和"纺织大王",使无锡产业工人数跃居全国第二,改变了无锡人口文化结构,与此同时,薛、杨、荣、唐、周等六大资本集团兴办民族工业,使无锡一跃而为全国居上海、天津和广州之后与武汉并列的第三大工业城市。
目前,无锡共拥有70余处中国民族工商业遗存,其中荣氏聚族而居的荣巷历史文化街区更以其保留完整的原始风貌,见证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在此的发祥。
无锡是运河文明的重要节点。古运河在无锡穿城而过,全长40.8公里,是无锡的"城之命脉",无锡也是中国古运河惟一穿城而过的城市。隋代京杭大运河开通,无锡"商旅往来,船乘不绝"。明清时期,无锡发展成苏南地区贸易中心,以米市、布码头而闻名,无锡大商市基本形成。
运河哺育下无锡的成长、繁荣,见证了"人类的迁徙和流动,代表了多维度的商品、思想、知识和价值的互惠和持续不断的交流"。如今,无锡不仅完整保留着沿京杭大运河现存规模最大的民族丝绸业仓库--中国丝绸公司无锡仓库,也保留着展示江南水乡生活情境的清名桥水弄堂以及展现运河建筑原始风貌的日晖巷街区等,这些历史人文遗存都见证运河文明的繁华。
--无锡,荟萃人杰地灵的锦绣之城
无锡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这里有"风声雨声读书声"响遏行云的东林书院;这里有900多年历史、仅明清两代就出了1名状元、13名进士、15名举人将近80名秀才的小娄巷;这里是诗人李绅、画家顾恺之、地理学者徐霞客,画家徐悲鸿、国学大师钱钟书、科学家周培源、钱伟长、音乐家华彦钧(阿炳)等一大批文化名人的故乡,这里也形成了以陈翰笙、孙冶方、薛暮桥、钱俊瑞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群体。目前,无锡籍两院院士达67名,列全国同类城市之首。
无锡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湖、山、园、林、洞五景并秀,这里既有"太湖佳绝处"的鼋头渚,也有清康熙、乾隆两帝各六次南巡必到的寄畅园,既有闻名遐迩的天下第二泉,也有佛光普照的灵山大佛,以及中央电视台影视制作基地三国城、唐城、水浒城、善卷洞等。目前,无锡共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2个。
--无锡,充满生机活力的希望之城
无锡是"中国投资环境最优城市"、"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城市"和"中国最具发展前途"的城市之一,是CCTV"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十大城市" 之一;2005年位列中国内地城市综合竞争力第八位;2005年,被评为"中国品牌经济城市",并率先成为江苏省首批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两个城市之一。
未来五年,无锡将努力投身到"一当好、三争创"的伟大实践中,自觉肩负起创新发展模式、当好江苏现代化建设先行军的重大历史使命;突出转变增长方式、争创全省科学发展先导区,构建和谐社会、争创全省和谐发展示范区,提高执政能力、争创全省党的建设模范区三大战略任务;全面实施并完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加快建设国际先进制造技术中心和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创意设计中心,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旅游度假中心,努力把无锡打造成为最适宜投资创业的工商名城、最适宜创新创造的设计名城、最适宜生活居住的山水名城、最适宜旅游度假的休闲名城、最富有人文特质的文化名城。到2010年,确保在江苏省内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确保经济社会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轨道,把无锡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科教发达、环境优美、法制健全、社会文明的和谐宜人新无锡。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