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岩怀古
畅岩山在县城西北二十五里的思村,又名思石山,或二程岩,原为八景之首,畅岩山平畴突起,石势嶙峋,高数十丈,广里许,状若雄踞之巨狮,山顶与山麓树木阴翳。山半有岩,晃朗畅通,宽敞如屋,宋代龚州知州程曾为其二子程颐、程颢延师周敦颐(濂溪)在此讲学读书,世称周程三夫子。后来二程成为程朱理学创始人之一,在中国哲学史占一席地位。今该洞口仍有古镌“天南理窟”四字,四周有宋以来碑刻一批。该山还有犀牛滴水洞、文昌岩、遇仙岩、九重门、飞鼠岩、刘三姐渍麻洞等胜景和三夫子庙、印心亭、莲花池、三宝殿等遗址遗迹,景色优美,文物富集,适于游览纪念,抒文明开发的“思古之幽情”。旧县志载,畅岩山以山翠、石奇、洞幽与北流勾漏洞、福建真仙岩媲美,并不为过。
鹰潭瀑布
鹏化小坳的兆潭平湖如镜,潭口坝堤向下河泻下一扇银色的瀑布,这就是“鹰潭瀑布”,其壮观和巨响令人赏心悦目又惊心动魄。潭中一座石山拔江而起,顶端一怪石俨然一把鹰嘴临江悬壁伸出,一座天然巨鹰便栩栩如生屹立潭中顿守鹏化山小坳水口,并由它演绎着不平凡的神话和历史。这就是“鹰嘴岩”,其实,相传它就是大鹏鸟的化身。
据说,过去鹰岩下的兆潭深不可测,潭底有洞与西江的沽雍滩相通,还说沽雍滩吞没的沉船曾在兆潭中浮出过。
鹰岩的历史更不寻常。自古小坳一条路,只要有人在鹰岩把守,就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据说,明末大藤峡瑶民起义时,官兵追剿瑶民在此吃过败仗;太平天国“花洲起义”时,清军和太平军也在此打过争夺战;日本进境时,兵临鹰岩也望而生畏,战马嘶鸣不前只好仓皇撤退。加上解放剿匪战争,鹰岩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谁也不会忘记,解放初期,解放军一五三师四六一团在进剿鹏化残匪时,在鹰岩一带与匪激战,因匪徒事先攻占鹰岩要塞,解放军-退入“暗冲”绝境。激战一昼夜,最后四六一团3个连200余人,除部分突围外,余下150多人全部落崖身亡或战死,没有一人投降,景况十分悲壮,可歌可泣!这就是震惊全国的“淡木之战”。对此,曾有个战后到鹏山工作的老同志写了一首《入鹏山》云:当年结伴入鹏山,小道弯弯云雾间;指点阴森松柏处,英雄洒过血斑斑。
我的网络能力秀主页http://wm23.cn/linwenquan
我的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68356475.html
我的博客网址http://blog.sina.com.cn/u/5509483351
我的网络词条主页http://www.wm23.com/wiki/uc/88274.htm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