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大锣鼓以打击乐为主,是以大鼓为中心,以唢呐为领奏的大型合奏形式。鼓手既是乐队主奏,又是乐队指挥。鼓手槌击鼓心、鼓边、鼓沿,采取响击、闷击、重击、轻击以及节奏变化,手槌加花等手法,指挥着乐队的演奏,被西方称之为“东方交响乐”。
潮州大锣鼓作为古老的汉族民俗文化,广泛流行于粤东、闽南以及东南亚一带,凡是有潮汕人的地方,就有潮州大锣鼓的风采。每逢年节或地区风俗佳节,大锣鼓便声震百里。
潮州大锣鼓的游行队伍常以旌旗开道,扛在肩上的旗叫“标”,用带尾的青竹做旗杆,杆首挂着吉祥物,扛标的一般都是女青年。扛标姑娘只穿袜子不穿鞋,盛装墨镜,婀娜多姿。随后是精心打扮的金童玉女,肩挑鞭炮担、八宝吉祥担,给人们带来了祥瑞。娃娃们还扮戏人,表演一些传统潮剧片断。庞大的先导过后,是连绵不绝的锣鼓乐队。
潮州大锣鼓的演奏分为长行套和牌子套两种。长行套常见于喜庆和节日游行,演奏一些长行鼓点;“二板锣鼓”、“三板锣鼓”。乐队行列如长龙出海、气势恢宏、蔚为壮观。牌子套则由许多不同宫音系统的牌子曲联缀而成。成套曲目以表现历史故事为主,结构紧凑、疏密相间、技法全面、风格独特、规范性强、极富地方特色。
潮州大锣鼓传统曲目共有十八大套,分别是: 《抛网捕鱼》、 《陈春生 告官》、 《复中兴》、 《薛丁山三休樊梨花》、 《薛刚祭坟》、 《十八寡妇征西番》、 《秦琼倒铜旗》、 《六国封相》、 《黄飞虎反歌》、 《绿袍相掷钗》、 《关公过三关》、 《岳飞大战牛头山》、 《十仙蟠桃会》、 《天官赐福》、 《洪迈追舟》、 《八仙庆寿》、《双咬鹅》和《闹鸡》。
潮州大锣鼓历史悠久,随着社会的进步,从乐器组合、演奏技法不断提高,并吸收了一些外来素材,使表现内容及整体效果日趋完善,成为深受群众欢迎的一种文艺活动形式。大锣鼓不单在专业和舞台上表演,在民俗活动中更是焕发异彩,城乡各地都有大锣鼓班,每逢佳节喜庆,都会使出各自的拿手本事,让本家的潮州大锣鼓班为之助兴,增添了节日的喜乐气氛,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色彩。
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wm23.cn/idowhatido
我的新浪微博主页:http://weibo.com/goodmanIvan
我的新浪博客主页:http://blog.sina.com.cn/u/2963345841
我的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14155224.html
远方的朋友,潮州人民欢迎你!!!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