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远堂·上元点灯

家乡区县: 福建省长泰县

【追远堂·上元点灯】中国有两句古语说得好,一是“惟贤是登”,一是“见贤思齐”。长泰县岩溪镇的珪塘叶氏家庙便做到了这两点。只要乡里百姓认为是贤德之人,便可登堂入室,展示勋绩,供后昆景仰。族人乡亲也养成了一个习惯,只要是公认的先贤大德,便引为楷模,向其看齐。如此的乡风民情,注定这地方要英才辈出,远近驰名。

珪塘叶氏家庙取名追远堂,“追”字,表明叶氏后人怀思远祖、范式前贤的崇德之心;“远”字,昭示叶氏家族血脉久长、文渊深远。相传,叶氏始祖叶芬于南宋宝佑二年任长泰县尉,能笃行父教,勤政庇民,修堂讲学,深受百姓拥戴,后人建家庙以祭。明洪武年间,经叶氏六世祖扩建,方成今日模样,并正式启用今名。

追远堂大厅鼓础圆柱有一对楹联:“亲疏遐迩本同支,能推恩何分彼此;士农工商各一业,苟为善不辱祖宗”,教育子孙后代常怀感恩与积善之心。堂中“佐郡展骥”、“邑宰宽猛”等牌匾多达16块,牌匾虽小,却彰显了叶氏子孙曾经的辉煌。从这里走出去的人物,散布于海峡对岸、港澳地区、东南亚及欧美诸国。每逢传统佳节,他们便扶老携幼回来省亲谒祖。追远堂成了游子们感情的纽带和精神的故乡。

追远堂是很古典的四合院式传统家庙,全青砖木结构,大门三开,厅堂两进,中有天井,正堂面阔五间,建筑总面积400多平米。除了宣扬古今名人政绩德声的文字材料及实物陈列品外,还摆放着科普书报、电视机、乒乓球桌、棋牌桌及卡拉OK音响设备等等。每逢元宵佳节,这里都要举行热闹非凡的灯会,舞龙舞狮、灯谜竞猜、民乐合奏、书画联展之类的活动,可谓好戏连台。最有趣的是,村里但凡谁家有新添人丁的、新考取大学乃至中专院校的,都自动自愿地、不约而同甚至争先恐后地,来追远堂鸣炮报喜、点灯志贺。每年还在村民中评选“孝子”、“孝媳”和“五好家庭”户,名单揭晓后不仅张榜公布,还制成牌匾,敲锣打鼓送上门去,像古时候为中举者报捷一般。尤让人感动的是,村里还沿用古例,设立“扶贫助学”基金,凡考中本科线以上的学生入学就读,都可以得到这笔基金的资助,直至学成走上社会,为祖国效力,为家乡争光。

中国民间有句俚语说:“十三点灯起,十五上元冥”。从唐朝开元年间开始,正月新春,元霄佳节,点灯祭祖,全中国到处基本一样。珪塘叶氏家庙也有上元点灯的风俗,但叶氏家庙的点灯风俗明显与众不同。一是生男生女都进家庙点灯。大胆破除男尊女卑陋习,积极弘扬婚育新风,反映时代更新,移风易俗,扭转了农村歧视女孩的世俗眼光,解除了女孩家庭的心理包袱和精神阴影,使“生男生女一样好,女儿也是传后人”、“男女平等,女孩一样是个宝”等科学、文明、进步的生育观念深入人心。二是考上大学都进家庙点灯。凡考上中专大学,不论男女,均可在元宵节前来祠堂点灯庆贺,将他们的名字及考上的院校上墙公布,以彰显学业有成的叶氏子孙。该风俗反映了珪塘叶氏宗亲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珪塘点灯从正月十三起,到正月十九结束。祖祠的屋檐、大厅到处都挂着斗灯、橘灯、宝塔灯、如意灯、走马灯、龙凤呈祥灯、仙女荷花灯、嫦娥奔月灯等等,栩栩如生,千姿百态,令人目不暇接。期间还有送灯、结灯、游灯和钻灯脚等活动。祖祠前有芗剧演出、舞龙舞狮及老人俱乐部的乡曲吹拉弹唱。正月十九那天,还有“花盘”展会、攻炮城、谜语竞猜、书画展、车队游行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小昔米(2014-05-0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