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律黄色红边的幡幌,飘满了整个街道,一串串红色的灯笼,高高低低,错落有致,房屋,不管一层两层,还是三层四层,全是黑瓦白墙,灰中泛红的木门、木窗、木柱、木栏杆......在这里,连街道广场都是青色的砖铺就,店名个全是古代的称呼:剑门豆腐、商店叫商铺,宾馆叫客栈,饭店叫饭馆.....整个小镇古色古香,整齐划一。行走其间,你丝毫感觉不出还生活在21世纪,仿佛通过那条幽深漆黑的隧道,一下子成功穿越,回到了那个烽烟四起,在偏安一隅中暂显安宁的三国时代。
整个镇子,没有华丽的装饰,没有闪烁的霓虹灯,没有高楼大厦,没有车水马龙,更没有喧嚣繁杂,显得那样安静和谐。如果非要给她加点色彩,那就只有飘飞的黄色和灵动的红色了,象征了一种历史,一种热情,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向前动的力量。沿着弯弯曲曲的水泥铺成的小路,前行了大约半小时,就见到了栈道。如果说参观姜维墓是惋惜和悲催的,那天公也正积极的配合了这一点,因为那时他下着大雨,一如我们那时湿漉漉的心。而此时,雨几乎已经停了,云雾弥漫,逐渐向我们袭来,遮挡了我们的视线,迷离了我们的双眼。到处一片朦胧,却给了我们对远远近近景物的无尽想象。
走着走着,雨就全停了。抬眼望去,云雾正在消散,迷蒙中依稀可见被吹散的雾粒子般的痕迹。对面好像是悬崖,时隐时现。你本没有留意它,它却毫无征兆的突然漫出来,可你正准备仔细看它时,它又俏皮的将自己隐藏了起来。在这样的仙境中,我们将自己置身茫茫云海雾涛之中,在栈道之字形的迂回中忘乎所以。脚下好像是万丈深渊,正因为无法很清楚的看到谷底,就更显得深邃高险,让人不由得放慢了脚步,深怕一不小心,自己都不知道会掉到哪里去了;而栈道所依赖的山,咫尺间就在右边,高耸如云,突兀凹陷,伸出手,就可以摸到岩石。这里的岩石,是那种砾岩。说这砾岩,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说它是石头吧,的确,坚硬无比;可它完全是由一粒粒细沙、一块块小石头结合而成的,坑坑洼洼,凹凸不平,像面包,像麻圆,更像是现代建筑中所使用的混凝土。那一粒粒的沙石,很想去抠下一粒,可任凭我使出吃奶的劲,也无法使它动上一下,更别想把它弄下来了。看着这些岩石,我不由得想,也许,在遥远的时代,这里原本就是一条大河,一片沙滩,一汪湖泊,甚至可能是一片汪洋大海。——自然真是伟大又奇妙!
云雾随风飘散中,终于依稀可见对面的高山了。和我们正在走着的这座山近在咫尺,又遥不可及,却默默相守。如一对深情的恋人。远远的,那山裸露出了强劲的筋骨,闪着岩石特有的光辉;山脚山顶才有树,却异常的郁郁葱葱,繁密茂盛。谷底也大度的亮出了它迷人的身姿,幽深又狭窄。一条几米宽的小河,流水不见,只闻哗哗的水声,如弹唱着一首古老又悠远的情歌。大大小小的石头,散在谷底河间,如一颗颗宝石,在袅袅升起的迷雾中若隐若现,还能见到那青苔泛出的幽幽青光和多情藤蔓缠绕的婀娜之态。
我们走在上山的栈道上,回望对面自己刚刚下来的山,走过的路,心莫名的猛跳了几下,那么陡,那么险,原来自己并不完全感觉,突然想说“匆匆走在旅途中,山高路险浑不觉”。同时,一种自豪感升起,原来,自己也可以征服一些东西,战胜一些东西的。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