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 驹
春秋时代高唐人,歌唱家。《孟子》中有记载:“绵驹处于高唐,而齐右善歌。”
春秋时的“乐”为孔子的宫廷歌乐所独霸。绵驹却独辟蹊径,与孔子抗衡,大搞民间歌乐,成为有史记载的第一位国家级歌星。他作品的一部分被收进我国第一部古代诗歌总集《诗经》中。《诗经》有《风》、《雅》、《颂》三部分。《风》中收集了各地的民歌。绵驹的作品就在《风》中。当时绵驹带有众多弟子,形成浩大的民歌队伍。民国初年,县城东门外路南不远处还有“绵驹故里”碑一通。再向南里许有绵驹墓一座,墓西南方三丈之远处有“弟子安琪守墓处”石碑一通。后来两碑均移至东门外的“鸣山书院”中。再后来不知去向了。
墓迷了,碑没了,但绵驹已名播千里,其业绩永载汗青。绵驹的名字不但经常从文人墨客的笔端流出,而且万世之尊的皇帝也将其写入诗中。乾隆皇帝的《高唐怀古》就有“为忆绵驹能变俗,深惭刑措让成康”的句子。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