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我的第二城市——深圳的日与夜

家乡区县: 深圳市南山区

"旅行是一个认识自己的过程,通过完全不同的新生活,你发现自己不再那么娇气,不再那么害怕,不再那么永远幸运,不再那么总是被人珍视,也并不那么脆弱,你是一个让自己感觉能克服困难的人。 "

即便走过的路甚少,然而每去过的一个地方,每体验的一种风情,都能以一种莫名的力量,将或许狭小的心房,扩展成更宽更美的花园阳台,忽然之间,也能领悟体会到川端康成“美是发现所得,是亲近所得”所带来的膨胀的感动与乐趣。天地之大,心安处即是家。

------------------------------------------奔跑去深圳------------------------------------------------
①深圳

幸运地坐在机翼处的我 看窗外棉花糖似的云朵 后面坐了几排小孩子 飞到云层中间时 不停的惊喜尖叫 梦幻的迪士尼世界吗。。飞机降落的时候又来一次集体尖叫 把本来很稳当的我吓得不轻。。
(其实坐在这里把我吓死了 因为这个机翼软软的 飞行途中一直上下抖动 有种要散架的倾向 。。后来问了专业人士 原来是特质软机翼 行驶更轻松方便 恩..没文化真可怕)

看到海湾啦~ 小兴奋ing

对于生活在盆地的成都孩子来说 抬头仰望 总是灰蒙蒙的一片 难得看见蓝天白云

然而深圳这个海湾临港城市给了我这种期待 湛蓝的天 纯白飘忽的云 一切景物都清晰明朗 走在大街上不会无聊 观赏天空 也是一种乐趣 让人心生明亮温暖之感

骑行途中不停地在心中感叹深圳这个新城市的规划 一路上经过的道路整洁异常 道路方向规划明确 市民文明守则 然而最让我喜爱的 是它所专有的自行车道
马路上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车到 人行用道 自行车道 自行车道不宽不窄刚刚好 我不知道怎么形容那条道的材质 难道是柏油路?总之骑上去软软又妥妥的 特别心安 感觉在这个城市 骑车 也是一件很正经的事儿 爱上一个城市 甚至可以从一条道路开始

从小渔村到如今的经济前沿地区 不禁感叹 是什么样的智慧 多么伟大的力量 才让这座城市拔地而起
同时心里也升起一种对邓小平爷爷的敬佩

图中为可爱的小乳鸽同学 咱的好姑娘

草坪上坐着躺着青年男女们 当下就觉得 真是约会男盆友女闺蜜的圣地啊!

深圳的白天是热辣的 走在路上 汗如雨下 大街上比起成都 没什么人的
但是一到晚上 这个城市好像活了起来
吃过晚饭没事儿干吗 骑车真的是不错的选择 非常之local啊~

路上不停与同样骑着单车的老老少少相遇 不同的是 大部分人装备精良 骑着专业的山地车 前后灯亮起 头盔护手腕等一系列精良的装备戴上 结伴骑行 沉默地加速 让人惊叹惊羡 看到这一切 作为爱运动的我来说 心中一串"!!!!!!"窜来窜去 觉着在生命中找到了一座城市知己 这里的人虽忙碌 却也爱生活

由此观之 骑车 在深圳 完完全全是一件正儿八经的事

深圳湾公园 也是红树林所在 野生自然 还有多种鸟类
整个公园被自行车道环绕 长十几公里 静悄悄的夜晚 骑着车 迎着凉爽的海风 嘴里哼着小曲儿 和众多志同道合的人们擦肩而过 满身大汗湿透 畅快淋漓 再越过礁石和野树林侧头看看近在咫尺的平静的海湾 想想最近发生的好与坏 也体会到麦兜口中 那“窜来窜去”的 莫名其妙的 从宇宙洪荒窜涌而来的 一种感动 像棉花糖一样悄悄绽放

人生 似乎也因为这种莫名其妙的感动 更加圆满了

图为在网上搜到的 白天的深圳湾公园

推荐每一个去深圳的孩子 一定一定要去次深圳湾公园 记得 骑着去!

----------------------------------------------------------------------------------------------------
⑵市民中心-少年宫-深圳书城-图书馆-音乐厅

也许有些人会觉得 深圳不是旅游城市 来到深圳 也只是把它当做一个去港澳的渡口罢了
没有特色景点 或许东部华侨城、世界之窗、欢乐谷这些人工制造景点还能聊以慰藉
但真正想了解一个城市 必须亲自去大街上走一走 在普通平凡或现代文明的建筑群中 与平常的深圳人聊聊天打交道 才会体会到这个城市的另一种骨子里的风情 把它当成一个亲切的家人

这是去年过年时拍的 借用一下啦 下图为市民中心
远远的看 就是一个巨大的猫耳朵 深圳还挺萌的。。

今年7月用手机拍的 向往的蓝天啊

涂鸦墙么~

少年宫 比起成都的来 真是。。
每次进去这里 都会看到遍地的小孩子 一片童年才有的欢声笑语啊 记得去年来 还带着弟弟看了这里的幼稚园节目 不得不感叹深圳素质教育的强大
值得一提的是 少年宫里有个球幕影院 忘记是3D还是4D了 姑姑都强烈推荐我去看 不过因为人多 就作罢了

恩 。。特别现代化的球形和环形建筑 大气呢

市民中心周围功能还挺多的 少年宫书城图书馆音乐厅影院应有尽有 老少咸宜

音乐厅和图书馆连成一体了~
同样大气 简洁 铭刻 现代

用手机照的图书馆近照 说实话 这种建筑也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风格呢

深圳的图书馆跟成都的比起来 真是两种相反的风格啊
文庙后街的成都图书馆紧邻四中 与古色古香充满中国风的学校相得益彰 相比sz的 成都图书馆显得小小的 但是又更温馨质朴 门口有棵大榕树(貌似是榕树吧 我对植物昆虫什么的总是傻傻分不清。。) 夏日的时候 阳光透过榕树叶洒下来 温暖美丽的让人窒息啊 且室内清洁明亮 木质桌椅 让人亲切异常 还有墙上来往的涂鸦 文艺又八卦 学累了听着音乐睡一下午觉 享受无比 简直是电影里才有的圣地啊 每个星期泡图书馆 对当时作为高三生的苦逼孩子的我 都是一种期待
因为临的那么近 当时为此我还在心中小小地羡慕了育才学子一把 幸福的孩子们啊~

诶 本来说深圳呢 老想到成都 一不小心走远了 。。

门口的自助图书馆 刚开始小惊艳了一把 心想深圳图书馆确实高端
现在又觉得 不过是一个引人注意的标志罢了 毕竟小小的 存书有限 但可以起到宣传吸引读者的作用
还是动了心思地

图书馆里很静 不敢拍照 于是迷糊的晃一张

每张桌子配了橙色的灯光 我和小何同学一人一本 我有我的叶芝诗选 她有她的文艺小菜 结果走了一天的我们 居然都在这舒适的地方睡着了 。。

一楼似乎都是借阅报纸的 但也分散着很多学弟学妹 不禁让人感叹时光匆匆 转眼我就离这样的生活更远了 想起当时的自己 感觉还蛮复杂的

网上搜来的 夜空下的图书馆 没想到如此华丽 后悔没有晚上去看看

深圳书城 没有拍里面 光顾逛书去了

拍摄这张图的意图是这样地 之前我和小乳鸽同学在公交上看到了一位穿这样短校裤的男生 我说深圳这么热 还有短校裤 好人性化 结果小乳鸽就是不信 说哪有校裤这样的 为此我们争论了一番打了个十块钱的赌

后来我一个人来书城的时候 看到遍地都是这么穿的学生同胞 心里可得瑟了 于是拍下来作为证据
在书城里看到许多穿着校服的学生当义务志愿者 成都应该也有这种把 但总觉得没有多么正规
也有很多同龄人蹲坐在地上认真的读书 气氛很好

很感激深圳这样的规划 关于素质教育的建筑四面呼应 让我这个怕热的人少受了许多路上的苦。。

-----------------------------------------------------------------------------------------------------

⑶莲花山公园-关山月美术馆

去过莲花山公园两次 但次次都未走完 之前住在深圳的爷爷 每天早晨都要在公园散步锻炼 登顶后才返家为家人做早饭 真心佩服他老人家
但7月中下旬去公园已无闲情 皆因天气过热 每一步都是煎熬 就没有享受自然的悠然 未免是种遗憾

有趣的是 在公园进门一角 专门有一处空地来当婚介所 传说中恨儿女不当嫁的父母们在这里贴招聘似得广告 守在一旁观察探测 我看见一张介绍女儿的 上面说女儿XX岁 英国留学硕士 银行工作 高薪高学历...当时我就只有一个念头 优秀的女人不好当啊 ╮(╯_╰)╭

因为去年过年时去关山月美术馆参观过一次 当时正值‘平面设计在中国’展览 对于那时刚好在学画画并意向走设计之路的我 产生了深刻的印象 收获不少 所以再来此地 虽已不怀当时之梦且久未拾起画笔 仍然由此透出亲切的气息

故地重游 年龄心智已发生变化 更能有另一番体验和收获

这是去年在设计展上的照片 慢慢看吧 不喜欢跳过也行

国美的学生吧

旧上海的复古画报 好美好美

馆内有爱好艺术的学生志愿者 为参观的人讲解画中设计的深意 和周围人一同探讨 气氛超级棒
然后我就想 以后自己的孩子 也要让ta来参与这种活动。。

这是今年我和小乳鸽同学去撞见的 已故的关山月老师本人一百年诞辰纪念画展
对我兴趣不大 文艺且内心沧桑的小乳鸽同学看的很认真。。

liaochong(2015-03-3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