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平古戏台

家乡区县: 江西省乐平市

    乐平素称"赣剧之乡",著名的"乐平腔"又称"高腔"是当代赣剧的主要支派。乐平人民酷爱赣剧,村村建有戏台。逢年过节,各乡村 竞相开台演戏,全市现有古戏台317座,人称"中国古戏台博物馆",其中浒崦古戏台堪称一绝。

    浒崦是我的家乡,所以我以家乡的这座古老戏台而骄傲而自豪,听爷爷奶奶那一辈人讲述这座古老戏台的创建,每每都听的很揪心。这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真实的故事,因我国在宋代就已经形成了古戏台文化,而到了明清至今,古戏台的文化更是发展到了巅峰,因此,在抗战时期,我村就开始了古戏台筹建,但因为当时时局动荡,百姓处于水生火热当中,人民生活水平低下,衣穿不暖、饭吃不饱,还要出钱出力建造古戏台,这无疑给百姓提了个特大的难题,所以经过村民们的反复考量、仔细斟酌、集思广益,最终决定通过“讨钱”这种无奈的方式来攒钱,最终经过几个月的集体行动把建造古戏台的钱给筹够了;但是这项工作结束之后,问题又来了,古戏台该如何设计的与其他现存的不一样呢?这个问题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算是个棘手的瓶颈了,不过一些搞建筑的却有一些想法,于是就形成了边建边改的状态中,还好在最后竣工让大家眼前一亮,一个独具风格的古戏台就显现在眼前。

    不仅浒崦古戏台是著名的、深受大家以及专家青睐的古戏台,乐平其他的很多古戏台也独具匠心,值得观赏。

    景德镇乐平市素有中国古戏台博物馆之称。这里共有412余座古戏台,散布于全市各乡村,建筑时间从明清至当代,跨越500余年。其数量的庞大及呈地质层状发展的清晰脉络,当属罕见。乐平的古戏台不仅多,而且还很精美。湖北一家黄梅戏剧团曾来乐平市观峰乡演出,他们就曾发出这样的感叹:“我们到过许多地方演出,但在这么漂亮的戏台上演戏还是第一次。”而观峰的几座古戏台还不算最精美,还不足以成为乐平古戏台的代表。

    乐平古戏台大致分为宅院台、庙宇台、会馆台、祠堂台和万年台五种,其中最多见的是祠堂台和万年台。管是哪种戏台,他们都具有相同的格局:均为传统的砖木结构,正面均为牌楼式,三楼五楼不等。屋脊中央一律插有方天画戟,有的方天画戟插在彩瓷宝顶上,屋脊的两端分别饰有造型优美的鳌鱼,正面上方都有极挺拔的飞檐翘角,檐下悬挂着风铃铁马;戏台天棚中央是华丽的藻井。台上几乎所有的木构件上都雕刻有精美浮雕:琼花瑶草、祥禽瑞兽,游梁、随枋、三架梁、抢头梁、穿插枋上及牌楼各层之间,则雕刻了许多戏文。在这些戏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魁星点斗》、《九老天宫》、《八仙过海》、《麻姑献寿》等几种。

    古戏台在乐平人的心目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还来自对神权和王权的崇拜。在当地老百姓心目中,戏台可以镇邪,这一点无论是从戏台的外观还是游台谱戏开台剧目上都可以看出。凡是看过乐平古戏台的人,都不难发现,乐平古戏台的造型受佛教建筑的影响很大。屋脊中央的彩瓷宝顶,其实是一座微缩宝塔,那莲花瓣或螺旋状的藻井,应该是佛座佛髻的启示,鳌鱼来自观音传说,而那飞檐下的风铃铁马则明显是搬自梵宫寺庙。戏台落成,游台庆典的第一出戏必是《九老天宫》,而这是一出戴傩面具表演的戏,驱邪的功用非常明显。

诺曦(2015-04-0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