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外出的沧州人,提起家乡无一例外都会想起沧州金丝小枣,尤其是我这个生在枣乡长在枣乡的人。沧州金丝小枣又名西河红枣。因干枣剥开时有金黄丝相连,入口甜如蜜,外形如珠似玑,故称金丝小枣。
沧州金丝小枣,色泽鲜红、皮薄、肉厚、核小、味道甘美清香,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沧州金丝小枣含糖量高达65%。每100克鲜枣含维生素C300-600毫克,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粗纤维、磷、钙、铁、钾、钠、镁、氯、碘、尼克酸和维生素A、B1等多种维生素,被视为良好的滋补品。
民间有个说法,“一日食三枣,长生永不老”,金丝小枣具有益心润肺、合脾健胃,益气生津、补血养颜之功能。《本草纲目》载:“枣味甘性温,……甘能补中,温能益气”。《本经》称:“枣能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益少气,少津,和百药”。临床上适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气虚不足,贫血萎黄、肺虚咳嗽、失眠、倦怠乏力、高血压、肝炎等症。
枣为五果之首,与栗、桃、李、杏共为人们所喜食。枣树叶、花、果、根、刺及木材均可入药。大枣 主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平胃、通九窍、助十二经补少气。《本草纲目》中载:“枣核烧后,研成粉治胫疮。”枣树皮入药可治眼疾。常食大枣可治疗身体虚弱、神经衰弱、脾胃不和、消化不良、劳伤咳嗽、贫血消瘦。妇女产后常吃大枣,可得到多种补益,身体及时恢复健康。婴幼儿吃枣泥,有利于发育成长,启迪智慧。老年人吃红枣,可颐养天年,返老还童。古语“一日吃仨枣,一辈子不显老”是有充分科学依据的。
金丝小枣食法多样,除生食外,还可煮食、熬汤或作为炖品之配料,也可制成各种传统的甜、粘食品。还可以加工成蜜枣、糖枣、脆枣、熏枣、醉枣、枣茶、枣酒等受人欢迎的风味饮食品。 我们经常把红枣当成水果吃掉,殊不知它还有药用。红枣性温味甘,具有补益脾胃、调和药性、养血宁神的效果,是中医处方里最常见的一味药。红枣含有蛋白质、多种氨基酸、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P、铁质、钙质、磷质等,对肝脏、心血管系统、造血系统都很有益。
目前,沧州金丝小枣以沧州崔尔庄为著名主产地。清代乾隆帝御封沧州枣园为御枣园。从此纪晓岚家乡百亩枣园成为清代御用枣园。近年来,沧县县委、县政府多年来把金丝小枣做为强县富民的支柱产业重点培植,按照规模、效益同步提高的产业发展思路,重点抓了小枣东扩、标准化管理和产业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目前,小枣东扩面积达到8万亩,省级已认定无公害果品生产基地18万亩(崔尔庄8万亩、高川6万亩、黄递铺2.5万亩、纸房头1万亩、大官厅5万亩、杜林1.1万亩),实施标准化管理10万亩。全县红枣加工企业、摊点800余家,龙头加工企业5个,加工品种30多个,注册“沛然”、“崔尔庄”、“枣香村”等20多个品牌,在全国有了较大的知名度,产品畅销国内三十多个大中城市,并出口到东南亚、韩国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成了年交易量45万吨、交易额15亿元的全国最大的“沧州红枣交易市场”,目前并正在进行市场三期扩建工程。目前,全县初步形成了以60万亩金丝小枣为基地,以红枣交易市场为龙头,以“沛然”、“巨龙”、“瓜果山”、“枣香村”等加工企业为骨干,辐射全县800多家加工企业的产业链条,金丝小枣产业化格局初步形成。
无论是,因为口感,还是营养价值,亦或是对于家乡发展的意义,沧州金丝小枣,都令每个沧州人心中那丝丝心动,令每个外出的游子念念不忘,提之生津。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