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榨米粉,发源地是在邕宁县城是邕江河畔一个小小的古镇。数百年前,小镇人的勤劳智慧创造出了生榨米粉这可口美食。
别看生榨米粉煮起来挺容易,但它的准备工作很多工作都很复杂,要把米浆提前磨好,滴干水份,用布包起来,放进火膛中,用草木灰埋上两三天的时间,让米浆微微地发酵,带一点点酸味,吃米粉时,随吃随榨。将弄好的粉团放在一个穿有几十个小孔的圆铁罐中,用一个削成圆形刚好能放进铁罐的木头,使劲压塞进罐中的粉团,使粉团从小孔被挤出一条条圆形的米粉线,下面是一大锅的骨头汤,从小孔出来的细粉条直接掉入汤里里,不一会就熟了,捞上来盛入碗内就成为生榨米粉了。再把半肥瘦的猪肉剁碎,加上切成末的头菜,一起炒香的头菜肉末,浇上一大勺,撒上葱花,加点油豆腐,浇上一勺汤,美味可口的生榨就做好了.
生榨米粉有两种吃法:
1.是把米粉放入大碗中,浇上一大勺头菜肉末,撒上葱花,加点油豆腐,加进高级酱油、盐、熟豆芽、酸菜、生葱各适量,倒入滚热的骨头汤即成,这种叫汤榨粉;
2.是干捞,不加入骨头汤,用由酱油、酸醋、盐、味精等多种调味料熬成的卤汁淋入粉内,加上叉烧肉片、豆芽、酸菜、熟韭菜一起拌匀,就成为清凉爽口,适宜夏季食用的叉烧干捞榨米粉。
特点:这种小吃风味浓厚,鲜滑爽口,营养丰富且价格低廉
在方圆不过十余里的蒲庙镇,大街小巷,榨米粉摊档遍地开花,每日应接不暇的景象不难让人感受到本地人对自家“特产”的钟爱程度。镇上卖的榨粉比乡下做的更讲究配料。村里吃榨粉一般只用猪肉、葱花做佐料,而城里的除了上述几样,还有油豆腐、大头菜、胡椒粉、味精等辗成的细末,然后一道拌到滚烫的粉里。榨粉要求使用剁碎的鲜肉,这样味道才更美。虽然所有的做法和配料基本一样,而在选料上,如大米的优劣,打料的精粗,手压榨粉时用力的均匀程度以及煮粉火候的控制等等各道工序都有可能直接影响到最后成品的质量。好的榨粉,色白嫩、有韧性、断条碎条少,吃起来口感滑溜。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