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历史

家乡区县: 江苏省如皋市

  

     “如皋”之名可追溯到《礼记》的木牍和《左传》的竹简。据《太平寰宇记》载:“县西北五十步有如皋港,港侧有如皋村,县因以为名。”

     如皋港、如皋村的得名取自《春秋左传》:“昔贾大夫恶,娶妻而美,三年不言不笑,御以如皋,射雉,获之,其妻始笑而言。”《十三经注疏》:“是皋为泽也,如,往也,为妻御车以往泽也。”西晋潘岳、唐代杜甫、北宋苏轼等曾以此为题材吟诗作赋。

     “如皋”的意思是:到水边的高地。“如”:往也,“皋”:水边的高地。

如皋别称雉皋、雉水、东皋,前两名源于射雉说,后者出自晋潘岳《秋兴赋》“耕东皋沃壤兮”句。

建制沿革

     如皋已有1600多年建县史,有文字记载历史约2500年。

      如皋在夏时属扬州之域,周时为海阳地。春秋时为吴国海阳郧地,吴亡归越;战国时属楚,称九夷海阳。秦时归九江郡,汉称海陵县 。

     东晋义熙七年(公元411年)前置如皋县,隋时并入扬州宁海县。南唐

      保大十年(公元952年),升为如皋县,隶属泰州。后历代沿袭县制,宋时为中下县,元时升为上等县。明清仍隶属泰州,清雍正二年(1724)划归通州。民国时为一等县,与湖南邵阳同被列为全国最大的县。

1940年8月,新四军东进至如皋西乡,在卢港建立如皋县政府。10月,县随军继续东进至如皋东乡接管国民党如皋县政府。1941年3月,在如皋西乡成立如西县政府。至此,原如皋县以通扬运河为界划分为两个县。如西县隶属苏中第四行政区专员公署。1945年9月21日,新四军收复如皋城,如西县复名如皋县,原设于如皋东乡的如皋县更名如东县。同年12月1日,苏皖边区第一行行政专员公署于如皋城成立。1949年1月28日,如皋全境解放。5月12日,第一行政专员公署改称苏北泰州行政区专员公署,如皋属其管辖,为一等县。

    1950年1月,划归苏北南通行政区专员公署,上升为特等县。1955年12月,如皋县人民政府改称如皋县人民委员会,隶属江苏省南通专员公署。1968年建立如皋县革命委员会,1981年复名如皋县人民政府。1988年3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如皋县如城地区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后全县乡陆续被批准对外开放。

    1991年2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如皋撤县建市,同年6月1日举行建市仪式

小宇宙xdd(2015-04-0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