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茶馓是江苏省淮安地区汉族名小吃,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了茶馓。又有人称之为“细环饼’,是用上白精面,拉出像麻线一样的细面丝绕成四寸多长、一寸多宽的套环,环环相连,呈梳状、菊花形等网状图案,放入麻油锅中泡炸而成,质地酥脆,味道香美。相传淮安茶馓于清朝晚期就生产了,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清代咸丰五年(1885年),镇淮楼旁的茶馓名师岳文广,改进了茶馓制法,生产出文明中外的鼓楼茶馓,亦称岳家茶馓。宣统元年(1909年),参加江苏省物品展览会,获得奖励。1930年又参加国际巴拿马比赛会,获得银质奖章。在北京食品会上获得优质奖。
中文名:淮安茶馓 别称:细环饼 主要原料:白精面,鸡蛋 等 主要食用功效:有利大小便,润肠,温中益气 适宜人群:所有 地区:江苏省淮安
分开条、搓条、盘炸等几道工序。
在淮安,茶馓属妇孺皆知的美食。淮安茶馓创于清朝后期,距今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因为当时茶馓做得最好的人姓岳,故又名“岳家茶馓”,又因为岳氏的家宅靠近淮安城鼓楼,所以也有人称其为“鼓楼茶馓”。
茶馓既可干吃,也可用水泡着吃。干吃时大多作佐酒小点,而用水泡着吃时,只需用开水冲泡数分钟,待其全部泡开以后,便可食用。茶馓泡来吃,柔韧香软,易消化,尤其适合产妇和体弱多病者食用。
制作淮安茶馓技术要求比较高,我在这里仅做一个简单介绍。
原料:上等面粉2500克 芝麻油5000克 精盐(或白糖)适量
淮安茶馓历史悠久,风味独特,是淮安特产之一。
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了茶馓。又有人称之为“细环饼’、唐代大诗人刘禹锡曾有诗赞道:
纤手搓来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浓于酒,压褊佳人缠臂金
可见当时的茶馓已经成为人们比较喜爱的食品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