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是火与科学技术结合的产物。陶瓷的艺术水平,是一个地方人类活动和科技进步象征之一。
潮州陶瓷,历史悠久。考古发现表明,早在8000多年前,潮州的先民便在本土制造和使用了陶器,而商周时期,便已有原始瓷出现。唐宋时期,由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加之对外交往贸易的进一步拓展,促使潮州陶瓷迅速发展。特别是宋代,由于沿海经济发达,加之宋王朝与北方的西夏、辽、金等政权之对峙,由西域通往外地的陆上丝绸之路受阻,使东南沿海成为对外交往、贸易的通路,更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而潮州自汉代便已有对外航线,此时也就更加繁荣。
宋代,潮州地处广州和泉州两大市舶司中间,货物出口都十分便利。潮州城周围绵延十多公里的陶瓷生产带,以及当时属于潮州府辖的梅县水车窑、大埔高陂窑非常兴旺,潮州成为当时岭南的瓷都也绝非偶然。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当时的潮州陶瓷,绝大部分是供出口之用,潮州陶瓷为适应外销市场需要,不但制作了大量中国特色的陶瓷器,还制作了西洋风格的产品。潮州陶瓷这种以外销为主的生产方式,一直成为本地陶瓷的主导。
特别是清康熙二十三年开放海禁后,潮州港口更是商贾辐辏,海船云集。在《景德镇陶录》中,就把出口瓷称为洋器,载有“专销外洋者,商多粤东人,贩去与洋鬼子载市,式多奇巧,岁无定样”。这不仅说明当时景德镇陶瓷的贩运出口多是潮州人,而且以销定产、式样多变。后来,商人们干脆就近于本地组织生产,这些产品中,有一批依景德镇、德化等地的产品式样制作。以至现存的明代后期至入清一段时间的民窑青花制品,特别是日用瓷中的盘碗等物,从装饰风格到纹样上都很难辨清是江西、德化还是潮州窑的产品。到清末,来样加工的增多,也不同程度影响了本地产品的结构。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中,仍有英碗、仿英杯等的生产。
正是这种深厚的陶瓷艺术积淀和活跃的海内外贸易,使潮州陶瓷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其他瓷区的一些优秀技法与风格,形成富有地方特色风格、又具世界性的产品。
最近,中国瓷都潮州又添一项陶瓷艺术珍品,经过十几年不懈努力,油滴天目釉卫生陶瓷研发成功。并获得国家专利产品。该项目填补国内空白,是收藏界难得的珍品。
中国瓷都,陶瓷珍品琳琅满目,是收藏家“宝藏”胜地。据介绍,天目釉是中国宋代陶瓷的一大成就,因制作技术独特,可遇不可求而成为陶瓷的艺术珍品。其中油滴天目尤为特殊,传世佳作不多,千百年来,人们对这种独特的天目釉瓷品,总带有一种好奇感与神秘感。油滴天目釉因其稳重及富于变化的特征而成为中外的传统名釉,是收藏界不可多得的陶瓷珍品。如何将名贵的油滴天目釉应用到卫浴陶瓷上,改变传统单一卫浴陶瓷产品,是前人没有做过的事。处方是关键,煅烧是重点。从事十多年陶瓷釉料调试的陶瓷世家刘坤生和出生在陶瓷原料世家的郑韩准两位青年人经过十几年的潜心研究,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对配方进行数以万次的反复调试,并在釉料调试专家的指导下,在烧制过程中攻克了器件上的流釉、惊风、光泽、色差等难关。于最近成功烧制出油滴天目釉卫生陶瓷,它釉面具有铜或金的金属光泽质感、纹理精美,且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强,真真正正体现艺术与实用的完美结合。油滴天目釉卫生陶瓷研制成功将为陶瓷洁具和建筑装饰行业带来生机活力。同时,满足群众高品位的消费需求。
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wm23.cn/idowhatido
我的新浪微博主页:http://weibo.com/goodmanIvan
我的新浪博客主页:http://blog.sina.com.cn/u/2963345841
我的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14155224.html
远方的朋友,潮州人民欢迎你!!!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