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慎(约58年-约147年),字叔重,东汉汝南召陵(现河南漯河市召陵区)人,有“五经无双许叔重”之赞赏。他是汉代有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语言学家,是中国文字学的开拓者。他于公元100年(东汉和帝永元十一年)著《说文解字》,是中国首部字典。
《说文》问世以后,很快就引起当时学者的重视,在注释经典时常常引证《说文》。 如:郑玄注三礼,应劭、晋灼注《汉书》,都曾援引《说文》以证字义。《到了南北朝时代,学者们对《说文》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系统的认识。唐代科举考试规定要考《说文》。自唐代以后,一切字书、韵书及注释书中的字义训诂都依据《说文》。
《说文》问世以后,研究者蜂起。清代是《说文》研究的高峰时期。清代研究《说文》的学者不下200人,其中称得上专家的有数十人之多。清代《说文》之学,可分为四类:其一,是校勘和考证工作,如严可均的《说文校议》 、钱坫的《说文解字斠诠》等;其二,对《说文》进行匡正,如孔广居的《说文疑疑》 、俞樾的《儿笘录》等;其三,对《说文》的全面研究,如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桂馥的《说文解字义证》、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 王筠的《说文句读》 ;其四,订补前人或同时代学者关于 《说文》研究的著作,如严章福的《说文校议议》、王绍兰的《说文段注订补》等。其中第三种最为重要,这四人也并称“说文四大家”。近人丁福保持以往各家研究《说文》的专著和其他论及《说文》的著述以及甲骨文、金文的材料汇集为《说文解字诂林》 ,后又搜集遗逸编为《补遗》,是该书注释的总汇。
《说文》是中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识声读的字典。同时,它创立了汉民族风格的语言学——文献语言学,《说文》 就是文献语言学的奠基之作。《说文》 对传统语言学的形成和发展有巨大影响,后世所说的文字、音韵、训诂之字,大体不出 《说文》所涉及的范围,而《说文》本身则形成一个专门学科。《说文》完整而系统地 保存了小篆和部分籀文,是国人认识更古文字——甲骨文和金文的桥梁;《说文》的训 解更是国人今天注释古书、整理古籍的重要依据。所以《说文》在今天仍有巨大的学术 价值和应用价值。
许慎是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汉文字学家和经学家。他广泛地吸收了两汉古文经学有关文字训诂的研究成果,毕生致力于古汉字的全面整理和阐释,创造性地撰写了我国第一部系统说解文字的经典--《说文解字》。《说文解字》草成于东汉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经修订,于安帝建光元年(121年)献给朝廷,从而流传后世。
自《说文解字》问世以后的1800多年间,我国传统汉字学的研究,是以其《说文》为主要对象。人们把对许慎和《说文解字》的研究称之为“《说文》学”或 “许学”。历代研究古代汉字的学者和他们的著作,皆承继许慎所开创的事业,为汉字文化的教育和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另外,许慎对经学也有精深的研究,撰写了《五经异义》《孝经孔氏古文说》《淮南鸿烈间诂》等书。由此,许慎在中华文字学史及经学史上都占有十分崇高的地位,被誉为“五经无双”,“字学宗师”,中国的“字圣”。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